青島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青島理工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青島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yè)

專業(yè)課資料

青島理工大學優(yōu)惠價原價選擇
加入購物車立即購買
青島理工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青島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shù)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yè)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青島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yè)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青島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青島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jīng)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jīng)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chǎn)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青島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市政工程
 
發(fā)布人:     時間:2017-09-30
 
青島理工大學給水排水本科專業(yè)創(chuàng)辦于1979年,2003年獲“市政工程”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quán),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重點學科。本學科注重培養(yǎng)研究生掌握科研方法,獨立擔負設(shè)計、管理等技術(shù)方面工作的能力,強調(diào)基礎(chǔ)研究、應用研究的有機結(jié)合,形成了顯著的學科特色。
 
本學科現(xiàn)有兼職院士1人,具有博士學位者8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12人,在長期的科研工作中已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層次,知識結(jié)構(gòu)和年齡結(jié)構(gòu)合理的學術(shù)隊伍。目前已形成給水處理理論與技術(shù)、污水處理理論與技術(shù)、給排水系統(tǒng)分析與優(yōu)化三個穩(wěn)定的研究方向。
 
本學科下設(shè)給水排水教研室、流體力學教研室、流體力學實驗室、化學分析與檢測實驗室等,并擁有山東省高校重點強化實驗室,設(shè)有水工程技術(shù)研究所。近年來本學科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三等獎2項,省部級二等以上科研獎勵3項,其中“城市污水脫氮除磷技術(shù)與控制措施研究”獲得2004年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時變灰色預測模型及其在城鎮(zhèn)用水量預測中的應用研究”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出版教材4部,專著3部。目前,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科技攻關(guān)項目子課題2項,中德國家級科技合作項目、中韓政府間科技合作項目各1項,國家標準的編制1項以及省部級項目十余項。
 
 
礦物加工工程
 
發(fā)布人:     時間:2017-09-30
 
本學科是根據(jù)礦物及固體廢棄物原料性質(zhì)的差異,綜合運用物理、化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化學等原理和方法對資源進行加工和綜合利用的學科。
 
礦物加工工程本科專業(yè)從1977年開始招生,是山東省設(shè)置該專業(yè)最早的學校,2007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有較強的師資隊伍、實驗研究條件和辦學經(jīng)驗。師資隊伍80%以上的教師具有高級職稱,其中有博士生導師1人,正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人。實驗室面積2000多平方米,實驗設(shè)備儀器齊全,是山東省礦物加工專業(yè)領(lǐng)域試驗和研究的基地。本學科近年來完成30多項科研工作,多項成果獲各級獎勵并轉(zhuǎn)化應用,目前承擔國家、省、部級及橫向研究和服務科研項目十多項。該學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分選理論與設(shè)備;礦產(chǎn)資源綜合回收與利用;資源、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分離技術(shù)在環(huán)境工程中的應用。
 
本學科優(yōu)勢與特色:在節(jié)能、環(huán)保及低成本高效益的礦物加工新技術(shù)開發(fā),礦業(yè)及城市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回收與利用等方面對我國,特別是山東省開展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提高分選效率,節(jié)能降耗,減少環(huán)境污染,促進礦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均作出了重要貢獻。
 
環(huán)境科學
 
發(fā)布人:     時間:2017-09-30
 
本學科是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設(shè)的兩個二級學科之一。該學科自80年代初創(chuàng)建以來,注重了理工結(jié)合,在對“三廢”進行工程治理技術(shù)研究的同時,加強環(huán)境科學學科建設(shè),已形成一支結(jié)構(gòu)合理,年輕化,有活力的,高層次的學術(shù)梯隊。目前該專業(yè)擁有教授4人,副教授16人。人均年科研經(jīng)費10萬元以上。
 
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對環(huán)境科學基礎(chǔ)理論的研究于90年代初開始,已形成了固體廢棄物處置與資源化、水污染控制與污水資源化、環(huán)境微生物學、環(huán)境生態(tài)學等具有明顯特色的、穩(wěn)定的研究方向。主要骨干已具備指導碩士研究生的水平和能力。環(huán)境科學能為碩士研究生開設(shè)較高水平的全部必修課和選修課,以及碩士研究生做學位論文提供良好的實驗場所和設(shè)備,計算機條件和豐富的圖書資料,具備培養(yǎng)實踐能力的良好條件和基地。學校研究生管理機構(gòu)的人員配備齊全,建立了嚴格的考核管理制度,具備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的條件,也符合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建設(shè)的思想,經(jīng)審核同意該學科申報增列為碩士學位授權(quán)點,以培養(yǎng)社會發(fā)展所需要的環(huán)境科學人才。
環(huán)境工程
 
發(fā)布人:     時間:2017-09-30
 
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招生于1981年,是山東省第一家擁有該專業(yè)的高等學校。1995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quán),2002年被評為青島市新型環(huán)保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2006年被評為山東省能源與環(huán)境重點強化實驗室。
 
本學科經(jīng)過20多年的建設(shè)和發(fā)展,已形成水污染控制與污水資源化、固體廢棄物處理與利用、環(huán)境安全與分析評價、水環(huán)境模擬優(yōu)化及處理技術(shù)、環(huán)境規(guī)劃與影響評價等穩(wěn)定的科研方向。該學科現(xiàn)有兼職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2人,具有博士學位者16人,在長期的科研工作中已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層次、知識結(jié)構(gòu)和年齡結(jié)構(gòu)合理的學術(shù)隊伍。
 
近年來開發(fā)出的倒置A/A/O生物脫氮除磷技術(shù)2004年通過省級鑒定,鑒定結(jié)論為國際領(lǐng)先,并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承擔的南水北調(diào)工程重大課題“中南四湖、東平湖流場和污染物濃度場的水環(huán)境模擬及其在湖區(qū)水污染控制中的應用研究”,獲得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申報了科技部重大科技專項。每年擁有科研項目幾十多項,經(jīng)費達數(shù)百萬元。
 
本學科是青島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的主要學科之一,近年來全國、尤其是山東省、青島市的基本建設(shè)和經(jīng)濟建設(shè)的飛速發(fā)展,為本專業(yè)的建設(sh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學校良好的畢業(yè)生質(zhì)量,卓有特色的學科建設(shè)水平使青島理工大學的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在山東省乃至全國享有良好的聲譽。
聯(lián)系我們
部門
 
職務
 
姓名
 
辦公地點
 
辦公電話
 
行政綜合辦公室
 
主任
 
冷吉虎
 
1#教學樓227
 
85071262
 
行政秘書
 
楊瑩瑩
 
1#教學樓227
 
85071269
 
行政秘書
 
王佐伊
 
1#教學樓227
 
85071269
 
資料管理員
 
李莉
 
1#教學樓207
 
85071757
 
教學科研辦公室
 
主任/本科教學秘書
 
馮蘭
 
1#教學樓223
 
85071681
 
本科教學秘書
 
班芳
 
1#教學樓223
 
85071681
 
研究生教學秘書
 
任珂
 
1#教學樓223
 
85071235
 
科研秘書
 
畢麗娜
 
1#教學樓223
 
85071235
 
外事秘書
 
馮家樂
 
1#教學樓223
 
85071681
 
學生工作辦公室
 
主任/團委書記
 
張?zhí)?/div>
 
1#教學樓225
 
85071261
 
正科級輔導員
 
胡現(xiàn)龍
 
1#教學樓225
 
85071261
 
正科級輔導員
 
花會娟
 
1#教學樓225
 
85071261
 
正科級輔導員
 
岳磊
 
1#教學樓225
 
85071261
 
正科級輔導員
 
鄭春英
 
1#教學樓225
 
85071261
 
正科級輔導員
 
董業(yè)碩
 
1#教學樓225
 
85071261
 
輔導員
 
李卓
 
1#教學樓225
 
85071261
 
輔導員
 
何珊珊
 
嘉陵江路校區(qū)A409
 
68975382
地址:中國·青島市撫順路11號 郵編:266033 
電話:0532-85071262

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前身是環(huán)境工程系,成立于1980年,2002年正式更名為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學院現(xiàn)有教職工122人,其中教授32人(含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泰山學者、海外特聘專家4人,博士生導師9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80人,學院現(xiàn)有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環(huán)境工程、環(huán)境科學、能源與動力工程5個本科專業(yè)(其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yè)已通過建設(shè)部本科專業(yè)評估及復評估),市政工程和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diào)工程2個博士學位授予二級學科,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1個碩士學位授予一級學科,環(huán)境工程、環(huán)境科學、市政工程、暖通工程及礦物加工5個碩士學位授予二級學科,環(huán)境工程、環(huán)境科學、市政工程、暖通工程4個工程碩士培養(yǎng)方向。其中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為國家級特色專業(yè),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建筑環(huán)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yè)為山東省省級特色專業(yè),市政工程2006年被評為省級重點學科,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為青島市首批重點學科,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教學團隊為省級教學團隊。在校本科生總數(shù)1923人,在校博士研究生25人、碩士研究生271人。
 
近年來,學院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顯著成績,學院在研項目50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7項,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資助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100多項,年均科研經(jīng)費2000余萬元。近5年,發(fā)表科研論文8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的有200余篇;出版學術(shù)著作和教材20余部;申請發(fā)明專利10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其他省部級科研獎勵20項。學院重視黨建及工會工作,先后獲得“全國模范職工小家”、“山東省模范職工小家”、“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青島市工人先鋒號”、“青島市職業(yè)道德建設(shè)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學院實驗室總面積5400平方米,擁有化學與環(huán)境監(jiān)測實驗室,暖通與熱能實驗室,流體力學實驗室和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4個本科教學實驗室,城鎮(zhèn)污水處理與資源化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中心,工業(yè)流體節(jié)能與污染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山東省余熱利用及節(jié)能裝備技術(shù)重點實驗室,山東省能源與環(huán)境裝備重點實驗室,山東省環(huán)境生態(tài)工程與污染修復重點實驗室,山東省冶金節(jié)能減排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青島市新型環(huán)保技術(shù)實驗室,儀器設(shè)備總值約7000余萬元。
 
學院十分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與德國、美國、瑞典、挪威、韓國、日本、加拿大、伊朗、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大學及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學術(shù)交流與長期合作關(guān)系。
 
 


  姓名:王剛
  出生年月:1975.3
  畢業(yè)院校及專業(yè)(最后學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diào)工程博士
  職稱:副教授
  學習及工作經(jīng)歷:
  1993.9-1997.7   山東建筑工程學院,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diào)工程,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7.9-1999.7   哈爾濱建筑大學,水力學與河流動力學,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9.9-2003.7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diào)工程,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3.12-2006.12 海信集團博士后工作站;
  2003.7-至今     青島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研究方向:建筑節(jié)能;室內(nèi)熱環(huán)境研究;計算流體動力學模擬
  發(fā)表的主要學術(shù)論文:
  1.Wang, Gang, Liu Rongxiang, Liu Guodan, Zhang Binbin, Liu F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 of pressure on human skin temperature and heart rat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ICBECS 2010: 248-251.EI Accession number: 20102413005891
  2.Wang Gang, Liang Shimin, Zheng Xiaofeng & LIU Fusheng. Study on early detection of smoke in compartment of soft sleeper car. 201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ISSST: 867-871
  3.Wang Gang, Cheng Xiangming, Sheng Liangwei. Preliminary Study on influence of plants on building wind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istributed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DCIEM 2011, 1642-1645   EI Accession number: 20112013978332
  4.Wang Gang, Yin Huihui, Hu Songtao. Uniform air supply system adjusted by perforated plate. Proceeding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istributed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DCIEM 2011, 2379-2382     EI Accession number: 20112013978503
  5.王剛, 辛岳芝, 胡松濤, 李緒泉. 低氣壓條件下人體與環(huán)境對流和蒸發(fā)換熱的實驗研究. 暖通空調(diào), 2009, 39(2): 5-8
  6.王剛, 邢欣, 胡松濤. 新風方式對居住建筑室內(nèi)環(huán)境的影響. 暖通空調(diào), 2009, 39 (supp): 256-259
  7.王剛, 周昂, 胡松濤, 曹瑜, 周睿. 動車組軟臥車包廂氣流組織方案比較分析.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08, 29(2): 6-9
  8.王剛, 高亮, 周衍衡, 秦貴平. 帶內(nèi)支撐的超寬大截面風管阻力特性研究.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2008, 29(6): 115-118
  9.王剛, 劉榮向, 劉國丹, 王海英, 張彬彬. 空氣壓力對人體皮膚溫度及熱感覺影響的實驗研究. 暖通空調(diào), 2010, 40(11): 89-92
   
  出版的著作、教材:
  王剛, 陳慶利. AutoCAD 2009中文版建筑設(shè)備工程制圖實例精解.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9. 6
  DB37/T 1214-2009地表水水源熱泵工程應用技術(shù)規(guī)程   主編
   
  教研、科研獲獎情況:
  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排名4/6
  青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排名5/10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姓名:柳知非
  出生年月:1969.9
  畢業(yè)院校及專業(yè)(最后學位):中國海洋大學 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 博士
  職稱:副教授
  學習及工作經(jīng)歷:
  1986年至1990年 昆明理工大學 本科;
  1990年8月至1993年4月 昆明理工大學 碩士
  2008年取得中國海洋大學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廢氣處理技術(shù)
  發(fā)表的主要學術(shù)論文:
  1、生物滴濾塔去除廢氣中一氧化氮
  2、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nitrogen oxides by compound bio-filter
  3、Title: Study on the degradation of NO by the chelate absorption – biological reduction method
  4、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nitrogen oxides by compound bio-filter
  5、生物滴濾凈化苯乙烯有機廢氣的實驗研究
  6、氮氧化物的生物治理技術(shù)
  7、好氧反硝化脫氮機理及處理NOx廢氣的展望
  8、灰色系統(tǒng)理論對對大氣環(huán)境質(zhì)量評價和預測
  9、生物滴濾塔處理低濃度苯乙烯有機廢氣填料的選擇及運行功效
  10、生物法凈化低濃度苯乙烯有機廢氣工藝填料的選擇
  11、高溫熔煉法處理電鍍污泥的研究及實踐
  12、高煙囪大氣擴散的數(shù)值模擬
  13、舊城改造與更新的生態(tài)學思考方法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姓名:施志鋼
  出生年月:1975.9
  畢業(yè)院校及專業(yè)(最后學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diào)工程博士
  職稱:副教授
  學習及工作經(jīng)歷:
  1993.9-1997.7   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內(nèi)燃機,獲工學學士學位;
  1997.9-2000.7   內(nèi)蒙古工業(yè)大學,動力機械及工程,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3.9-2009.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供熱、供燃氣、通風與空調(diào)工程,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0.7-至今     青島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市政工程學院
  研究方向: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壤源熱泵;建筑設(shè)備自動化
  在研及已經(jīng)完成的重要課題情況:
  埃美圣龍(寧波)機械有限公司:山東地下水水源熱泵工程設(shè)計應用技術(shù)規(guī)程,負責人
  已鑒定:
  海水源熱泵集成關(guān)鍵技術(shù)的研究,主要參與人
  水源熱泵集中供熱供冷集成技術(shù)的研究,主要參與人
  輔助冷卻復合地源熱泵技術(shù)應用的基礎(chǔ)研究,主要參與人
  低氣壓環(huán)境下空調(diào)器用管翅式換熱器的性能研究,主要參與人
  發(fā)表的主要學術(shù)論文:
  [1] Zhigang Shi, Zhuo Li. Thermoeconomic Optimization of a seawate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2 (EI收錄)
  [2] Zhigang Shi, Xuquan Li, Songtao Hu. Modeling and exergy analysis of seawater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 (EI收錄)
  [3] Zhigang Shi, Liangwei Sheng, Songtao Hu. The CFD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smoke diffusion in a train,Proceedings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istributed Control and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p.628-632,Changsha,Chian,2011.02.19-20, (EI收錄)
  [4]Zhigang Shi, Xuquan Li. Songtao Hu Direct Feedback linearization based control of CO2 Demand Controlled Ventilation, ICCET2010,2010(EI收錄)
  [5] Zhigang Shi, Songtao Hu. a novel nonlinear conreol method of carbon dioxode(CO2)-demand controlled ventilation in air conditioned train, CMCE2010,2010(EI收錄)
  [6] Zhigang Shi, Songtao Hu. Application of 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PP) in Evaluation of Thermal Comfort Based on GA, 2009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2009(EI收錄)
  [7] Zhigang Shi, Songtao Hu. Simulation study on direct feedback linear control i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The 5th IAQ,2007(EI收錄)
  [8] Zhigang Shi, Songtao Hu. Theoretic Study on Novel Control Method of VAV Air-conditioning System Based on MATLAB,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EI源刊)
  [9] 施志鋼,胡松濤,多臺冷水機組動態(tài)負荷最優(yōu)化分配策略.建筑科學,2007(核心)
  [10] 施志鋼,胡松濤,基于投影尋蹤的熱舒適評價模型. 建筑科學,2008(核心)
  [11] 施志鋼,胡松濤,李安桂. 應用自適應PSD控制變頻空調(diào)系統(tǒng)的仿真研究, 暖通空調(diào),2006(核心)
  [12] 施志鋼,胡松濤,李安桂.高溫水源熱泵回收鍋爐水膜除塵污水中余熱方案及運行控制策略的探討,流體機械,2005(核心)
  [13] Zhigang Shi, Songtao Hu.Optimal operation for ice-storag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decomposition-coordination model, The 5th ISHVAC,2007(ISTP收錄)
  [14] Zhigang Shi, Songtao Hu. Simulation study on a novel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2 concentration by variable fresh air volume in carriage, The 5th ISHVAC,2007(ISTP收錄)
  [15] Zhigang Shi, Songtao Hu. A new method on controlling indoor CO2 concentration by variable fresh air volume, The 3rd Asian Conference on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2006(ISTP收錄)
  [16] Zhigang Shi, Songtao Hu.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eawater Source Heat Pump Air-Conditioning System, The 3rd Asian Conference on Refriger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2006(ISTP收錄)
  教研、科研獲獎情況:
  獲青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各一項,主要參與人
  青島市建設(shè)委員會:“卓越.蔚藍群島一期土壤源熱泵空調(diào)系統(tǒng)工程”項目,獲“2009年度青島市優(yōu)秀工程勘察設(shè)計”一等獎,主要參與人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姓名:畢學軍 
  出生年月:1969年3月 
  畢業(yè)院校及專業(yè)(最后學位):同濟大學,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博士 
  職稱:教授 
  學術(shù)兼職: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協(xié)會高級會員
  中國環(huán)境科學協(xié)會環(huán)境工程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土木工程學會給水排水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水環(huán)境保護與污染防治產(chǎn)業(yè)技術(shù)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示范聯(lián)盟專家技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山東省環(huán)境保護產(chǎn)業(yè)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環(huán)境工程》雜志第二屆理事會理事
  學習及工作經(jīng)歷: 
  1987.9~1991.7 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學習,獲給水排水專業(yè)工學學士學位; 
  1991.7~1995.9 青島建筑工程學院工作; 
  1995.9~1998.3 同濟大學學習,獲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工學碩士學位; 
  1998.3~2001.3 同濟大學學習,獲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工學博士學位; 
  2001.9~2004.10 中國海洋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1.3~至今 青島理工大學工作。 
  研究方向:水污染防治與資源化技術(shù) 
  科研工作情況: 
  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完成“十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guān)計劃項目1項、中德政府間國際科技合作項目2項、山東省科技廳優(yōu)秀青年基金項目2項、國家建設(shè)部科技攻關(guān)項目1項、青島市科技攻關(guān)與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山東省環(huán)境保護局重點科技項目4項,技術(shù)成果達到“國際領(lǐng)先水平”4項,“國際先進水平”2項,“國內(nèi)領(lǐng)先水平”5項,申請專利18項,獲得發(fā)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在研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等國家級、?。ú浚┘?、市級縱向科研課題9項。在國內(nèi)外核心期刊與會議上發(fā)表70余篇學術(shù)論文。
  標志性技術(shù)成果之一——城市污水生物脫氮除磷倒置A2/O工藝及其相關(guān)技術(shù):1996年~2007年期間,與他人合作首次提出了“倒置A2/O生物脫氮除磷理論”,其變革性修正了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上流行的生物脫氮除磷技術(shù)基礎(chǔ)理論,研究開發(fā)了被國內(nèi)外同行專家譽為“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技術(shù)領(lǐng)域的重要創(chuàng)新”的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的城市污水生物脫氮除磷倒置A2/O工藝及其相關(guān)技術(shù),促進了我國污水處理行業(yè)科技進步。該項技術(shù)成果不僅入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與國家相關(guān)工程設(shè)計規(guī)范,而且成功應用于青島李村河污水處理一、二期工程(處理規(guī)模17萬m3/d)、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一期改造工程(處理規(guī)模50萬m3/d)、上海白龍港污水處理改造與新建工程(處理規(guī)模200萬m3/d)、廣州大坦沙污水處理三期工程(處理規(guī)模22萬m3/d)、重慶雞冠石污水處理工程(處理規(guī)模80萬m3/d)等全國150余家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shè)與改造,總處理規(guī)模超過1000萬m3/d,產(chǎn)生的直接經(jīng)濟效益累計超過20億元,節(jié)能降耗達8億元;年減少氮磷排放分別達12萬噸與2.4萬噸,取得了巨大的經(jīng)濟、社會與環(huán)境效益。該技術(shù)成果獲得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與2004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標志性技術(shù)成果之二——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強化生物脫氮除磷技術(shù):2004年~至今,圍繞現(xiàn)有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技術(shù)存在的適應性、穩(wěn)定性與經(jīng)濟性差以及脫氮除磷效率低等技術(shù)難題,特別是低溫硝化限制性瓶頸問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項目以及山東省科技攻關(guān)項目的支持下,開展了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及其功能的強化方法與作用機制研究,在解決限制污水脫氮除磷技術(shù)發(fā)展與應用的瓶頸問題——污水處理微生物活性這一關(guān)鍵科學問題的同時,在污水高效深度脫氮除磷技術(shù)方面取得又一項具有突破性的技術(shù)成果——“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強化生物脫氮除磷技術(shù)”,其以鐵離子強化微生物活性為切入點,利用鐵離子參與電子傳遞作用與酶促反應激活劑作用的原理,首次提出了“污水深度脫氮除磷的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法理論及其技術(shù)”。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法技術(shù)通過鐵離子介入微生物生化反應物質(zhì)與能量代謝過程,強化鐵離子參與電子傳遞作用與酶促反應激活劑作用,增強生物代謝反應活性,提高生物脫氮除磷效率,同時優(yōu)化活性污泥絮體結(jié)構(gòu),提高微生物抵抗外界環(huán)境因素變化的能力,其不僅從源頭上解決生物脫氮除磷系統(tǒng)存在的諸多固有矛盾與瓶頸問題,而且解決了現(xiàn)有污水生物脫氮除磷技術(shù)運行穩(wěn)定性與經(jīng)濟性問題。目前,該技術(shù)成果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各1項,并已成功應用于青島團島污水處理廠工程(處理規(guī)模10萬m3/d)、海泊河污水處理廠改擴建工程(處理規(guī)模16萬m3/d)、棗莊市薛城區(qū)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處理規(guī)模4萬m3/d)、濱州市鄒平污水處理廠工程(處理規(guī)模16萬m3/d)、濟寧市微山縣污水處理廠工程(處理規(guī)模4萬m3/d)等大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shè)與改造,總處理規(guī)模超過80萬m3/d,產(chǎn)生的直接經(jīng)濟效益累計超過1億元,節(jié)能降耗達800萬元;年減少氮磷排放分別達800噸與8噸。該技術(shù)成果作為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項目“南水北調(diào)東線南四湖流域污染綜合治理技術(shù)體系創(chuàng)新與應用”標志性技術(shù)成果之一,獲得2012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近五年發(fā)表的主要學術(shù)論文: 
  1. 畢學軍等:倒置A2/O工藝與改良A2/O工藝生產(chǎn)性試驗比較,水處理技術(shù) Vol.34 No.5, 2008.5, 53~56 (3/4)
  2. 畢學軍等: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處理勝利油田采出水的實驗研究, 西南給排水, Vol.30.No.3, 2008.3(2/2)
  3. 畢學軍等:強化復合式生物反應器除磷功能的試驗研究 青島理工大學學報 Vol.29.No.1, 68-74, 2008.2(2/3)
  4. 畢學軍等:我國海水淡化用于市政供水的發(fā)展前景及存在問題 西南給排水 Vol.30,No.2, 2008.2, p20-23,(3/4)
  5. 畢學軍等:催化內(nèi)電解法處理麥草漿造紙生化處理出水,中國給水排水, Vol.24.No.13, 2008.6(2/3
  6. 畢學軍等:內(nèi)電解法處理麥草制漿造紙中段廢水試驗研究 曲阜師范大學學報 Vol.34,No.3, 2008.7, p85-88,(2/4)
  7.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Lihua Cheng. , et al. The Principal and Full-Scale Application of Reversed A2/O Process for Remov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EPPH,2009
  8.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et al. Effect of enhanced coagulation with diatomite on the treatment of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2009,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09. EI收錄
  9. Cheng Lihua, Bi Xuejun, Liu Changqing, et al.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treatment by combination of coarse graining and inclined plates sedimentation.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CEET 2009, v 2, p 637-640. EI收錄
  10.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Wei Yue. Treatment of Domestic Sewage by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Flocculation Process. 2009, Proceedings of 2009 Beijing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nference. P 188-195 ISTP收錄
  11. 孫靜波 畢學軍, 磁強化臭氧氧化生化處理二級出水的試驗研究, 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 2009 31(8)
  12. 劉曉云 畢學軍 生物鐵法處理高濃度氨氮生活污水效果研究, 中國高新技術(shù)企業(yè), 2009年 11期, 101-102,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9-2374國內(nèi)統(tǒng)一刊號:CN 11-4406/N)
  13. 劉劍 畢學軍 微絮凝——變孔隙深床過濾技術(shù)處理城市二級出水試驗研究, 西南給排水, 2009年 31卷 3期, 起止頁碼:8-11
  14. 孫靜波 畢學軍 磁場強化臭氧氧化處理城市二級出水試驗研究, 西南給排水, 2009年 31卷 3期, 起止頁碼:12-15
  15. 劉長青 張峰 程麗華 畢學軍等:一體化AmOn工藝BP神經(jīng)網(wǎng)絡數(shù)學模型研究 環(huán)境工程 Vol.27 No.5, 2009.10
  16.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Guowei Zhang.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Sewage Treatment by Iron-enhanced Activated Sludge. 2010, 4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10. EI收錄
  17.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Pretreatment of Straw Pulp and Papermaking Middle Stage Wastewater by Iron-carbon Microelectrolysis. 2010, 4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10. EI收錄
  18. Haiping Guo,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 Effect of Flow Velocity on Filler Dosed 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 of Municipal Sewage. 2010, 4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 2010. EI收錄
  19. 袁磊、畢學軍, 鐵鹽對活性污泥微生物DHA與ETS活性的影響研究 環(huán)境工程, Vol.28 No.6, 97~99,107, 2010.12
  20. Cambi™高級污泥厭氧消化(CAAD)技術(shù)的特點和污泥中生物能源和資源的回收利用, 2010上海水業(yè)熱點論壇”會刊論文
  21.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Feng Zhang, Ke Liu. Micro-polluted Source Water Treatment by Micro-flocculation/Ultrafiltration.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CEET 2010
  22.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Haiping Guo. Wastewater Pretreatment by Enhanced Primary Sedimentation Tank with Suspended Filler.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Technology, ICEET 2010
  23.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Advanced treatment of secondary sewage effluent by iron-carbon internal electrolysis. Advanced Material Research. 2011, Vol. 183-185.pp. 291-295. ISSN 1022-6680. 
  24. Lihua Cheng, Xuejun Bi, Changqing Liu. Sludge reduction by electrolysis in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dvanced Material Research. 2011, Vol. 183-185. pp. 296-300. ISSN 1022-6680.
  25. Lihua Cheng, Xuejun Bi, Aihua He, Changqing Liu, Qi Wang, Zuliang Liao. Influence of disinfection with chlorine dioxide on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and biological toxicity of urban wastewate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 July 2011, Vol.10, No. 7, 855-859. cited by SCI.
  26. Cheng Lihua, He Aihua, Bi Xuejun, Wangqi. Advanced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effluent by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 and chlorine dioxide disinfection.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1,71-78:2792-2796. cited by EI.
  27. L. H. Cheng, X. J. Bi, T. T. Jiang and C. Q. Liu. Effect of Ozone Enhanced floccul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Secondary Effluent.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accepted)
  28. The Phosphorous Removal after Anaerobic Stages of Different Durations and under Different Organic Loadings in the Reversed A2/O Process, Journal of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183-185 in 2011 with the title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29. The Different Metabolic Activity of Activated Sludge Samples Taken from Reversed A2/O Process and Conventional A2/O Process, Journal of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183-185 in 2011 with the title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30. 畢學軍、李瑋、劉可, 平超濾板膜在微污染水源水處理中的應用研究,中國給水排水, Vol.27.No.1, 41~44, 2011.1(1/3)
  31. 宋旭升、畢學軍、吳濤 懸浮填料強化活性污泥系統(tǒng)硝化功能的試驗研究, 工業(yè)水處理,Vol.31.No.4,19~22, 2011.4(2/3)
  32. 任雪峰、畢學軍、程麗華、祝征圣、常功法, 復合鐵酶促活性污泥強化生物脫氮除磷研究,中國給水排水, Vol.27.No.3, 24~28, 2011.2(2/5)
  33. Bi Xuejun, Liuchangqing, Zhangfeng, Chang gongfa, Qu Yanhui, Kang xingsheng, Liu ke, Chenglihua, Combining ultrafiltration with powdered activated carbon to enhance organics removal from micro-polluted water,F(xiàn)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Volume 20 ( 11a) , 3030-3034, 2011
  34. Application of Reversed A2/O Process on Removing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Municipal Wastewater in China.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63(10):2138-2142
  35. Chang gongfa, Liuchangqing, Zhangfeng, Huang lizhu, Zhang bo, Bi Xuejun, Propose the Anoxic Zone to Enhance Phosphate and Nitrogen Removal from Wastewater with Low C/N Ratio.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 2011,20(11a):3025-3029
  36. The phosphorous removal after anaerobic stages of different durations and under different organic loadings in the Reversed A2/O Proces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183-185,1195-1199
  37. The oxygen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cost analysis of aeration system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Energy Procedia. 2011, 5 2437–2443
  38. 隋衛(wèi)燕,宋鵬,韓甜甜,畢學軍. 磁場強化活性污泥法處理城鎮(zhèn)污水試驗對比研究.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9(33):20469-20471,20540
  39. 段存禮、顧瑞環(huán)、程俊濤、畢學軍、宋美芹, 李村河污水廠升級改造工程設(shè)計及運行,中國給水排水, Vol.27.No.11, 66~70, 2011.6(4/5)
  40. 段存禮、畢學軍、彭忠, MSBR工藝在北方典型高濃度城鎮(zhèn)污水處理中的應用,中國給水排水, Vol.27.No.18, 71~75, 2011.9(2/3)
  41. The Different Metabolic Activity of Activated Sludge Samples Taken from Reversed A2/O process and Conventional A2/O Proces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1,(183-185): 1476-1480
  42. Liuchangqing, Qu Yanhui, Chang gongfa,Bi Xuejun, Kang xingsheng, Zhang xueri, Biological nitrogen and phosphate removal under high agitation level in a non-aeration tank during revesrsed A2/o process,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2012, 21(4) : 880-884
  43. 程麗華,王奇,韓婷,李璐瑤,畢學軍,劉長青. 混凝對二級出水中有機物分布特性的影響研究. 環(huán)境工程學報
  44. Cheng Lihua, Bi Xuejun, Ni Yantao.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Treatment by Ozone-Enhanced Flocculation. Energy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t A: Energy Science and Research,2012, Volume (Issue)
  45. Lihua Cheng, Feng Li and Xuejun Bi. Enhanced Treatment of Secondary Effluent by Dissolved Ozone Flotation. Fresen. Environ. Bull.

 


  教研、科研獲獎情況: 
  1、200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二)
  2、2004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二)
  3、2012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八) 
  4、2006年度建設(shè)部華夏建設(shè)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
  5、2011年度山東省環(huán)境保護科學技術(shù)一等獎(排名第十) 
  6、2006年度山東高等學校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排名第一)
  7、2005年第五屆“青島市青年科技獎” 
  8、2007年第八屆“山東省青年科技獎”
  9、2007年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10、2008年山東省優(yōu)秀青年知識分子標兵
  11、2009年青島市工人先鋒號個人榮譽稱號
  12、享受國務院頒發(f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13、青島市四方區(qū)“十大杰出青年”稱號, 
  14、 九三學社全國優(yōu)秀社員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添加青島理工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guān)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青島理工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青島理工大學報錄比、青島理工大學考研群、青島理工大學學姐、青島理工大學考研真題、青島理工大學專業(yè)目錄、青島理工大學排名、青島理工大學保研、青島理工大學公眾號、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青島理工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青島理工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學姐


加學姐,獲免費答疑,進考研群
青島理工大學考研網(wǎng)由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維護,發(fā)布最新的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還提供青島理工大學研究生1對1輔導和考研真題等服務,有問題請加微信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