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西南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西南大學考研/保研免費資源:

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專業(yè)

西南大學學姐
為你答疑,送資源

【21/22考研群,請加入】

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是一個不錯的學院,深受考研人的追捧,本校每年會有數(shù)千名研究生招生的名額,研究生報考錄取比在3:1左右,難度中等,部分熱門的研究生專業(yè)研究生報考錄取比會更高一點,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是學校里比較好的一個院系,請各位準備報考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注意,該院系有以上多個專業(yè)在招生研究生,歡迎各位同學報考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強烈建議各位準備考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的同學準備一些基本的歷年考研真題、研究生學姐學長的筆記、考研經(jīng)驗等等(考研派有考研經(jīng)驗頻道,也有考研派微信公眾號、考研派APP等產(chǎn)品平臺,里面有不少研究生會免費解答你的考研問題,助你考研一臂之力)

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
考生編號 擬錄取專業(yè) 初試成績 復試成績 綜合總成績 備注
106351333028004  信息與通信工程 321 87 71 普通生
1063513330280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316 89 71 普通生
106351333028018  信息與通信工程 352 65 69 普通生
106351333028020  信息與通信工程 346 87 74 普通生
106351333028022  信息與通信工程 298 87 68 普通生
106351333028024  信息與通信工程 390 90 82 普通生
106351333028026  信息與通信工程 296 77 65 普通生
106351333028027  信息與通信工程 373 87 78 普通生
106351333028034  信息與通信工程 352 89 76 普通生
106351333028036  信息與通信工程 332 84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038  信息與通信工程 317 89 71 普通生
106351333028040  信息與通信工程 288 83 65 普通生
106351333028046  信息與通信工程 358 78 74 普通生
106351333028050  信息與通信工程 323 62 64 普通生
106351333028054  信息與通信工程 330 87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062  信息與通信工程 358 85 76 普通生
106351333028066  信息與通信工程 330 86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067  信息與通信工程 349 84 74 普通生
106351333028071  信息與通信工程 290 79 64 普通生
106351333028072  信息與通信工程 368 83 77 普通生
106351333028081  信息與通信工程 303 83 67 普通生
106351333028085  信息與通信工程 296 73 63 普通生
106351333028089  信息與通信工程 369 81 76 普通生
106351333028090  信息與通信工程 315 78 68 普通生
106351333028093  信息與通信工程 317 80 68 普通生
106351333028094  信息與通信工程 315 79 68 普通生
106351333028098  信息與通信工程 305 82 67 普通生
1063513330281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322 75 68 普通生
106351333028113  信息與通信工程 353 81 74 普通生
106351333028119  信息與通信工程 332 76 69 普通生
106351333028120  信息與通信工程 291 83 66 普通生
106351333028121  信息與通信工程 345 83 73 普通生
106351333028123  信息與通信工程 304 68 63 普通生
106351333028125  信息與通信工程 304 78 66 普通生
106351333028127  信息與通信工程 305 89 69 普通生
106351333028143  信息與通信工程 328 86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144  信息與通信工程 330 79 70 普通生
106351333028148  信息與通信工程 353 84 75 普通生
106351333028149  信息與通信工程 303 71 64 普通生
106351333028151  信息與通信工程 293 81 65 普通生
106351333028164  信息與通信工程 374 79 76 普通生
100011000170347  電子信息 391 78 78 普通生
103581210008809  電子信息 388 80 78 普通生
104871000102272  電子信息 392 78 78 普通生
104871000140346  電子信息 390 77 78 普通生
104971200334699  電子信息 392 79 79 普通生
104971200334784  電子信息 407 80 81 普通生
104971200334887  電子信息 393 77 78 普通生
104971300337698  電子信息 380 79 77 普通生
104971300337704  電子信息 412 86 84 普通生
104971400342669  電子信息 399 75 78 普通生
104971400343482  電子信息 394 75 78 普通生
104971400344414  電子信息 425 83 84 普通生
105331431713303  電子信息 403 80 80 普通生
105331431911360  電子信息 381 74 76 普通生
106191085402423  電子信息 396 77 78 普通生
106351333028178  電子信息 340 87 74 普通生
106351333028180  電子信息 270 77 61 普通生
106351333028183  電子信息 345 82 73 普通生
106351333028185  電子信息 355 76 73 普通生
106351333028196  電子信息 332 78 70 普通生
106351333028197  電子信息 321 81 69 普通生
106351333028199  電子信息 310 70 64 普通生
106351333028200  電子信息 332 79 70 普通生
106351333028206  電子信息 269 64 57 普通生
106351333028208  電子信息 282 66 59 普通生
106351333028215  電子信息 362 82 75 普通生
106351333028218  電子信息 331 86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229  電子信息 338 81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231  電子信息 330 79 70 普通生
106351333028232  電子信息 302 83 67 普通生
106351333028233  電子信息 312 84 69 普通生
106351333028237  電子信息 328 80 70 普通生
106351333028238  電子信息 344 79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244  電子信息 334 81 71 普通生
106351333028246  電子信息 339 83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248  電子信息 332 77 70 普通生
106351333028249  電子信息 315 73 66 普通生
106351333028258  電子信息 322 78 69 普通生
106351333028261  電子信息 358 86 76 普通生
106351333028263  電子信息 340 71 69 普通生
106351333028266  電子信息 343 79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269  電子信息 341 78 71 普通生
106351333028275  電子信息 334 70 68 普通生
106351333028279  電子信息 268 86 63 普通生
106351333028283  電子信息 354 85 75 普通生
106351333028287  電子信息 355 88 76 普通生
106351333028288  電子信息 318 81 69 普通生
106351333028290  電子信息 355 77 73 普通生
106351333028291  電子信息 376 84 78 普通生
106351333028295  電子信息 300 74 64 普通生
106351333028297  電子信息 317 69 65 普通生
106351333028306  電子信息 315 84 69 普通生
106351333028308  電子信息 313 74 66 普通生
106351333028309  電子信息 350 77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310  電子信息 346 77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312  電子信息 320 75 67 普通生
106351333028313  電子信息 363 67 71 普通生
106351333028314  電子信息 296 76 64 普通生
106351333028317  電子信息 311 76 66 普通生
106351333028319  電子信息 285 71 61 普通生
106351333028323  電子信息 285 66 60 普通生
106351333028331  電子信息 304 71 64 普通生
106351333028333  電子信息 339 80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337  電子信息 346 79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343  電子信息 284 79 63 普通生
106351333028345  電子信息 343 81 72 普通生
106351333028347  電子信息 304 76 65 普通生
106991321616683  電子信息 391 83 80 普通生
106991611210978  電子信息 385 71 75 普通生
106991640119958  電子信息 391 80 79 普通生

一、學科(專業(yè))主要研究方向
序號 研究方向名稱 主要研究內(nèi)容、特色與意義 研究生導師
(博導注明)
1 神經(jīng)網(wǎng)絡與復雜網(wǎng)絡 研究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原理、計算方法和應用;研究復雜網(wǎng)絡的動力學及其演化規(guī)律;研究復雜網(wǎng)絡的拓撲與可靠性;研究復雜網(wǎng)絡的病毒動力學;研究互連網(wǎng)絡的容錯性能分析。 廖曉峰(博導)
楊小帆(博導)
李傳東(博導)
2 非線性電路理論與設計 主要研究基于混沌理論的信息處理現(xiàn)代方法,在通信、模式識別等領域中的作用和意義;研究非線性電路理論與設計,以及在信息處理中的應用。 段書凱(博導)
王麗丹
李傳東(博導)
代學武
3 情感計算與智能信息處理 主要研究以計算智能、情感計算等理論為基礎的信息處理方法,在智能控制、科學計算方法、人機交互和認知科學等領域中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劉光遠(博導)
李太華
溫萬慧
陳通
4 智能感知與無線通信 研究無線傳感網(wǎng)的資源分配、數(shù)據(jù)收集等問題;研究異構傳感網(wǎng)絡拓撲與網(wǎng)絡協(xié)議、傳感網(wǎng)絡數(shù)據(jù)與能量管理、多源傳感信息融合和傳感器網(wǎng)絡可靠性、安全性;研究帶通信延遲的網(wǎng)絡擁塞控制算法的Hopf分岔,確定Hopf分岔的方向和分岔周期軌道的穩(wěn)定性;研究網(wǎng)絡信道的建模與系統(tǒng)重構,網(wǎng)絡信息論。 郭松濤(博導)
楊小帆(博導)
解宜原
王世元
 
 
二、培養(yǎng)目標與學制及應修學分
培養(yǎng)目標(本表可不填政治標準):
 
本學科以現(xiàn)代信號處理理論為基礎,主要對電子信息學科領域里的信號與信息處理理論、技術、方法和應用進行研究,以培養(yǎng)從事各類電子技術、信息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和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和開發(fā)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制: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生2~5年,基本學習年限為3年。
應修學分:    32學分
其中     必修: 26  學分(含必修環(huán)節(jié)4學分)
選修不低于: 6  學分
 

三、課程設置(包括主文獻研讀、學術活動等必修環(huán)節(jié))
類型 課程編號 課程名稱(含中英文) 開課學期 學時 學分 任課教師 考核方式 備 注
必修課 公共課 11000001001 第一外國語  1 90 3 外國語學院  考試  
1100000200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1 36 2 馬克思主義學院  考試  
11000002003 自然辯證法概論 1 18 1 馬克思主義學院 考試  
平臺課 11081002002 矩陣論 1 54 3 王世元 考試  
11081002013 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 2 36 2 廖曉峰、李傳東 考試  
專業(yè)課 11081002001 中外主文獻研讀 2 36 2 導師 考查  
11081002021 現(xiàn)代數(shù)字信號處理 2 54 3 劉光遠、王世元 考試  
11081002025 情感計算與智能信息處理 2 54 3 劉光遠、溫萬慧 考試  
11081002023 非線性系統(tǒng)與電路 1 54 3 段書凱、王麗丹    考試  


11081002029 應用泛函分析 1 54 3 楊小帆 考查  
11081002053 光通信 1 36 2 解宜原 考查  
11081002022 模式識別 2 36 2 王麗丹 考查  
11081002027 下一代無線通信 2 36 2 郭松濤 考查  
11081002026 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 1 36 2 郭松濤 考查  
11081002028 憶阻系統(tǒng)與器件 2 36 2 段書凱 考查  
11081002024 混沌保密通信 2 36 2 李傳東 考查  
其它必修環(huán)節(jié) 開題報告 3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xù),向培養(yǎng)單位提交開題報告一份
學術活動:參加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至少8次)     2 提交學術報告手冊,導師簽字,培養(yǎng)單位核查
實踐活動:社會、教學和科研實踐活動(三選一)     2 導師審查簽字后向培養(yǎng)單位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fā)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
中期考核及論文進展檢查 4   不計學分,完清審核簽字手續(xù),向培養(yǎng)單位提交相關材料各一份
同等學力補修課程   信號與系統(tǒng) 1 60 不計學分
  數(shù)字信號處理 2 60 不計學分
  通信原理 2 60 不計學分
 
注:1.平臺課是指涵蓋本一級學科下所有二級學科或相近二級學科群共有的基礎性課程,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開設。
2.按一級學科制定培養(yǎng)方案者應在專業(yè)必修課備注欄內(nèi)標明所屬二級學科。
3.必修環(huán)節(jié)在研究生畢業(yè)前必須完成,構成答辯的必備條件

  四、培養(yǎng)方式與方法
培養(yǎng)流程與要求,檢查與考核,質(zhì)量監(jiān)督等措施:
碩士生采取課程學習與論文并重的原則,用于學位論文研究時間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養(yǎng)計劃
第一學期內(nèi)在導師或?qū)熃M的指導下制定“碩士生個人培養(yǎng)計劃”一式兩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報所在培養(yǎng)單位備案。
2.主文獻研讀
在開題報告前認真研讀本學科專業(yè)主文獻,填寫主文獻閱讀報告記錄,提交導師審核。
3.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是學位論文研究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碩士生學位論文開題時間放在第三學期或第四學期初,可與中期考核同時進行。培養(yǎng)單位根據(jù)研究生選題情況,按二級學科成立若干開題報告審查小組。審查小組由具有研究生培養(yǎng)經(jīng)驗、副高以上職稱的專家3-5人組成,對論文選題的可行性進行論證,分析難點,明確方向,以保證學位論文按時完成并達到預期結果。
4.學術活動
碩士生應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如學術報告、前沿講座、學術研討等,在學習期間(一般在中期考核前)須參加學術活動不得少于8次。應填寫“研究生參加學術活動記錄冊”,提交導師審查。
5.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包括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和科研實踐,碩士研究生可任選其中一項實踐。在完成實踐活動后應提交實踐報告一份或發(fā)表高水平論文的復印件,提交導師審查簽字。
6.中期考核
根據(jù)本單位研究生規(guī)模和學科點現(xiàn)狀,按照學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實施辦法提出本單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體時間和辦法,中期考核一般安排在第四學期初進行。
A、考核在培養(yǎng)單位統(tǒng)一組織領導下,由各專業(yè)負責實施,組成包括培養(yǎng)單位(學科)負責人、導師代表、班主任等在內(nèi)的若干考核小組(每組成員3-5人)進行考核,同時較廣泛地聽取其他教師的意見。
B、業(yè)務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課程學習是否達到規(guī)定要求,通過課程學習反映出來的科研及思維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學生工作組會同有關人員進行。
C、填寫“西南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自我評估表”,對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結論性意見。
D、經(jīng)過中期考核的碩士研究生,按考核結果分3種流向:
a) 碩-博連讀:具體要求見學校相關文件規(guī)定。
b) 進入碩士論文階段:學習成績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論文為主要參照),可進入碩士論文階段,繼續(xù)完成碩士學業(yè)。
c) 中止學業(yè):個別成績較差,明顯表現(xiàn)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繼續(xù)攻讀學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者中止其學業(yè),按學籍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發(fā)給相應證書。
7.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及檢查
在學位論文研究過程中,對研究生學位進展情況要進行檢查。碩士生在開題一年內(nèi)提供學位論文中期檢查報告供導師組檢查,并組織研究生口頭報告論文工作進展情況。對不合要求者限期要求改正,對不改正者,上報研究生院處理,直至中止其學業(yè)。
 
 

五、科研能力與水平及畢業(yè)與畢業(yè)論文的基本要求
科研能力與水平的基本要求(列出可證明其科研能力與水平的檢驗標志):
 
碩士研究生在申請學位論文答辯前應在正式出版的相關學科學術刊物或正式出版的國際、國內(nèi)學術會議論文集上發(fā)表或錄用與本學科相關的學術論文一篇以上(含一篇),碩士生應為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第一作者應為導師),且以西南大學電信學院為第一署名單位。在學術刊物發(fā)表的學術論文須進入SCI、EI或者CSCD檢索源,在會議論文集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須進入SCI或EI檢索源。
 
畢業(yè)與畢業(yè)論文的基本要求(包括畢業(yè)條件、畢業(yè)論文等方面的要求):
畢業(yè)條件:
在學校規(guī)定年限內(nèi),按培養(yǎng)方案的規(guī)定完成課程學習、學分要求和必修環(huán)節(jié),成績合格,完成畢業(yè)論文并通過答辯,經(jīng)審查合格者,準予畢業(yè)。
碩士研究生確因?qū)W業(yè)優(yōu)秀,經(jīng)本人申請,指導教師和所在培養(yǎng)單位同意,報研究生院批準,可以申請?zhí)崆爱厴I(yè),但在校時間不得少于二年。凡申請?zhí)崆爱厴I(yè)者,應當達到以下基本條件:
1.中期考核結論為優(yōu)秀或在校期間被評為優(yōu)秀研究生;
2.在申請畢業(yè)答辯前公開發(fā)表屬于畢業(yè)論文研究組成部分的2篇國內(nèi)A1類學術論文或者1篇國外A類學術論文。學術論文界定標準以學校最新發(fā)文公布為準。
畢業(yè)論文基本要求:
引用他人的觀點、材料、數(shù)據(jù)等注明來源;
獨立完成論文,在準備和撰寫過程中接受導師指導、采納專家建議、獲得他人幫助等應實事求是地表示感謝,但不能把未對論文提供幫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謝之列;
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引用的資料和數(shù)據(jù)準確無誤,所用概念、術語、符號、公式等符合學術規(guī)范,沒有嚴重錯誤或使用嚴重錯譯的譯文;
對問題的論述完整、系統(tǒng)、邏輯嚴密,關鍵詞得當;
語言精練,語句符合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外文拼寫錯誤、筆誤和校對錯誤等總計不超過論文的萬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計)。
具體格式按照《西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及打印要求》執(zhí)行。
 
 
 
 

六、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學術水平、創(chuàng)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資格要求:
學術成果按照學校學位委員會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成果無侵犯他人著作權行為,沒有發(fā)表有嚴重科學性錯誤的文章、著作和嚴重歪曲原作的譯作。
內(nèi)容要求:
對所研究的課題有新見解或新成果,對本學科發(fā)展或經(jīng)濟建設、社會進步有一定意義;必須是一篇系統(tǒng)完整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術論文;一般不應少于3萬字;應在導師指導下由碩士研究生本人獨立完成。
技術規(guī)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的觀點、材料、數(shù)據(jù)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觀點、材料、數(shù)據(jù)等注明來源;獨立完成論文,在準備和撰寫過程中接受導師指導、采納專家建議、獲得他人幫助等應實事求是地表示感謝,但不能把未對論文提供幫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謝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識、引用的資料和數(shù)據(jù)準確無誤,所用概念、術語、符號、公式等符合學術規(guī)范,沒有嚴重錯誤或使用嚴重錯譯的譯文;對問題的論述完整、系統(tǒng)、邏輯嚴密,關鍵詞得當;語言精練,語句符合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錯別字、標點符號錯誤、外文拼寫錯誤、筆誤和校對錯誤等總計不超過論文的萬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計)。
按學校要求,在《學位論文原創(chuàng)性聲明》和《學位論文版權協(xié)議書》上簽名,并附在學位論文首頁。
具體格式按照《西南大學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及打印要求》執(zhí)行。
 
 
 

七、主文獻研讀課程書目(列出本學科專業(yè)的必讀文獻,不夠可另附頁)

著作或期刊的名稱 作者、出版單位及年月
1 人工智能原理與方法 王永慶,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
2 計算智能——理論、技術與應用 丁永生, 科學出版社, 2004
3 模糊理論和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基礎與應用 趙振宇,徐用懋,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4 現(xiàn)代優(yōu)化計算方法(第二版) 刑文訓,謝金鑫, 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5 神經(jīng)網(wǎng)絡原理 Simon Haykin,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6 IEEE Transaction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Press(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xié)會)
7 IEEE Transaction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 IEEE Press
8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IEEE Press
9 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IEEE Press
10 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 Elsevier
1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12 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 Fachverlag Schiele & Schön
13 Electronics Letters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14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 IEEE Press
15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IEEE Press
     
     
     
     
     
     
     
     
其它說明:
 
 
本學科(一級學科)意見:
 
 
 
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所在培養(yǎng)單位意見:
 
 
 
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學部分委員會驗收意見:
 
 
 
負責人(簽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主管校領導審核意見:
 
 
 
負責人(簽名):       校領導(簽名):
年  月  日
 
 目前,學院覆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一級學科,擁有計算智能與信息處理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信號與信息處理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凝聚形成了復雜網(wǎng)絡與神經(jīng)計算、保密通信與非線性電路、情感計算與人機交互、智能感知與無線通信等四個主要學科方向,其主要研究內(nèi)容有:
(1)復雜網(wǎng)絡與神經(jīng)計算:
         研究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非線性動力學性質(zhì),分析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演化過程和吸引子的性質(zhì),探索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協(xié)同行為和集體計算功能;研究復雜網(wǎng)絡的動力學及其演化規(guī)律,研究復雜網(wǎng)絡的拓撲與可靠性;研究計算機病毒傳播動力學;研究高性能互連網(wǎng)絡的容錯、故障診斷及并行計算。
(2)保密通信與非線性電路
         研究現(xiàn)代非線性系統(tǒng)電路設計理論、網(wǎng)絡模型及算法;研究非線性時滯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分岔、失穩(wěn)現(xiàn)象和混沌產(chǎn)生機制;研究脈沖控制理論與應用,研究混雜系統(tǒng)、時滯系統(tǒng)的迭代學習控制;研究基于憶容器和憶感器的信息存儲以及在智能信息處理方面的應用等。
(3)情感計算與人機交互
         研究基于生理信號的人機情感交互理論模型及應用;研究更加適用的機器學習算法和海量的情感數(shù)據(jù)資源庫;研究更加細致和準確的情感信息獲取、描述及參數(shù)化建模;研究多模態(tài)的情感識別、理解和表達;研究高光譜成像技術的血氧遙測及情感識別。
(4)智能感知與無線通信
         研究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的資源分配與數(shù)據(jù)收集;研究異構傳感網(wǎng)絡拓撲與協(xié)議、能量管理、可靠性、安全性等;研究無線自組織網(wǎng)絡的數(shù)據(jù)控制、路由、功率控制;研究認知無線電網(wǎng)絡的頻譜分配與功率控制;研究芯片上/間光網(wǎng)絡、超高速光通信系統(tǒng)、保密光通信技術等。
 
學院現(xiàn)有包括國內(nèi)外知名專家學者的強大師資隊伍。有正高級職稱16人(含兼職教授4人),副高級職稱15人,專任教師博士比例超過85%。有國家級和省部級高層次人才計劃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3人,博士生導師8人,愛思唯爾“高被引學者”2人。學院堅持教學與科研并舉,積極承擔國家、教育部和重慶市研究項目,承擔國家、省部級產(chǎn)業(yè)化項目。近3年獲準國家自然基金項目近20項,合同科研經(jīng)費2000余萬元,年均發(fā)表SCI論文100余篇、獲準國家專利20余項。2017年獲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 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的聯(lián)系方式
地 址:重慶市北碚區(qū)天生路2號 電 話:023-68250394 傳 真:023-68250069 郵 箱:dxxybgs@swu.edu.cn 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辦學源頭是成立于1940年的國立女子師范學院,專業(yè)起源于1986開辦的西南師范大學物理系應用物理專業(yè),1996年10月成立西南師范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系,專業(yè)更名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2003年6月更名為西南師范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西南大學組建后,原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工程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并入,繼續(xù)沿用“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名稱,仍然跟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運行。2012年9月,學校決定獨立設置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2012年12月18日正式掛牌成立。學院首任任院長為廖曉峰教授。學院院訓為“篤信、厚工、博學、唯人”。
我國著名電子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科協(xié)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國最早雷達實驗參與者、西南師范學院前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前院長、一級教授謝立惠先生是該學科元老,曾在這里工作生活長達8年,為學院學科發(fā)展與專業(yè)建設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奠基性貢獻。
學院覆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網(wǎng)絡空間安全三個一級學科,現(xiàn)有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四個本科專業(yè)以及中外合作獨立辦學機構——西南大學西塔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現(xiàn)有全日制本科、碩士、博士生1000余人。
學院擁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擁有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電子信息專業(yè)型碩士學位授權點,是國家級研究平臺——智能傳動與控制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參與單位,有非線性電路與智能信息處理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網(wǎng)絡與云計算安全重慶市高校重點實驗室二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設有信號與信息處理研究所、計算智能與信息安全研究所、非線性電路與保密通信研究所、智能感知與無線通信研究所。ACM重慶分會掛靠學院。
學院現(xiàn)有包括國內(nèi)外知名專家學者的強大師資隊伍。有正高級職稱16人(含兼職教授4人),副高級職稱15人,專任教師博士比例超過85%。有國家級和省部級高層次人才計劃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專家3人,博士生導師8人,愛思唯爾“高被引學者”2人。
學院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人才培養(yǎng)為根本,圍繞“人格健全、基礎扎實、能力突出、素質(zhì)全面”的培養(yǎng)目標,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工匠精神。學院遵循工科專業(yè)教育培養(yǎng)特點和規(guī)律,面向全體學生全面開放本科生實驗室,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zhàn)杯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和重慶市單片機競賽等專業(yè)賽事,獲得包括國家級一等獎在內(nèi)的國家、省市級獎項多項。學院擁有多個固定的本科生實習實訓基地,為提高學生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搭建良好平臺。學院實行本科生導師制,所有教授都給本科生上課,實現(xiàn)了本科生與名師大家的“零距離親密接觸”,每年都有本科學生獲準國家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驗項目、發(fā)表SCI學術論文、獲準國家專利,畢業(yè)后進入國內(nèi)外一流高校攻讀碩士或直接攻讀博士,有學生拿到中外政府或?qū)W校的全額獎學金,學生大多在電子、通信行業(yè)從事研發(fā)、設計、運維、管理工作,有一大批學生進入世界500強企業(yè)。
學院堅持教學與科研并舉,積極承擔國家、教育部和重慶市研究項目,承擔國家、省部級產(chǎn)業(yè)化項目。近3年獲準國家自然基金項目近20項,合同科研經(jīng)費2000余萬元,年均發(fā)表SCI論文100余篇、獲準國家專利20余項。2017年獲重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
學院高度重視國際化辦學,在學校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西塔學院與澳大利亞塔斯瑪利亞大學合作開辦“2+2”電子信息工程專業(yè),與美國伊利諾伊芝加哥大學開展“3+1”“3+2”交換,學生還可以參加學校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及臺灣、香港、澳門地區(qū)大學的各種交流、交換項目。同時學院也招收本科、碩士、博士各層次的國際學生。積極邀請國(境)外專家學者來學院講學、交流,
自進入21世紀以來,電子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信息產(chǎn)業(yè)已經(jīng)成為國民經(jīng)濟的支柱產(chǎn)業(yè),信息化、網(wǎng)絡化、智能化已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已成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未來,電子信息技術將在國家現(xiàn)代化建設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具有無限的發(fā)展前景,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信息技術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學院發(fā)展前景廣闊、任重道遠。
學院將以一流學科建設為契機,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增強學科實力,不斷提高人才培育質(zhì)量,不斷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強化社會服務,努力推動學院科學發(fā)展以擴大在業(yè)界和社會的影響力,努力向一流學科邁進。

添加西南大學學姐,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之家”,關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之家微信號輸入【西南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西南大學報錄比、西南大學考研群、西南大學學姐、西南大學考研真題、西南大學專業(yè)目錄、西南大學排名、西南大學保研、西南大學公眾號、西南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西南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之家公眾號

關于我們

以下資料由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團隊整理提供,其團隊成員覆蓋各個院系,專門搜集本校的考研真題和高分筆記、題庫等資料。

專業(yè)課資料作為考研核心資料,部分專業(yè)重題概率極高,必須吃透,反復復習。如有需要高分研究生學長一對一輔導的,也可聯(lián)系我們安排。

考研派網(wǎng)站,為大家提供安全的交易平臺,資料有任何問題,均可向我們投訴,我們會督促考研派研究生團隊解決問題,保障同學們的權益。

最新購買

    手機商城

    掃描二維碼,更便捷的購買資料

    不僅有商品,還有更多資訊和活動

    購買流程

    找到要考的專業(yè)或資料

    方法一:選擇學校->學院->專業(yè)

    方法二:查找功能

    點擊瀏覽招生簡章+資料詳情

    通過招生簡章了解本專業(yè)需要的資料

    查看資料詳情了解資料要點

    點擊購買或加入購物車

    支付方式:支付寶

    填寫付款信息并付款

    請確認聯(lián)系人、聯(lián)系方式和收貨地址

    付款后3-5天可到貨,可查詢快遞信息

    若有疑問,可聯(lián)系在線學姐

    學姐聯(lián)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