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簡介

發(fā)布時間:2020-04-2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簡介

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簡介 正文

一、傳承發(fā)展
 
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的傳承發(fā)展與新中國的刑事法治建設相向而行。作為學校最大的學院之一,也是華東地區(qū)高校中歷史最悠久的刑事法學與公安學本科專業(yè)辦學單位。
 
刑事法學院的建立是學校從法治中國建設和全面依法治國的戰(zhàn)略需求出發(fā),調整學科專業(yè)結構和布局,整合學校具有傳統(tǒng)底蘊的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以及具有特色優(yōu)勢的犯罪學、偵查學和司法鑒定(法庭科學)、具有新興交叉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wǎng)絡空間安全、人工智能等刑事類學科及相關支撐學科為一體,向建設“國際知名、國內領先,法科一流、多科融合,特色鮮明、創(chuàng)新發(fā)展,推動法治文明進步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與令人向往的高雅學府”目標邁進而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部署。學院秉持“刑事一體化”與“社會綜合治理”思想,是一個具有系統(tǒng)開展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功能的新型特色綜合性法學院,為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卓越中國刑事法治人才服務。
 
追溯既往,學科辦學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54年設立的犯罪對策教研室。1979年復校當年,設立刑法學教研室、刑事訴訟法學教研室、刑事偵察教研室。1981年,設立犯罪學教研室。1981年,設立青少年犯罪教研室。2003年設立治安學教研室,2005年設立計算機應用技術教研室、網(wǎng)絡與信息安全教研室和信息與計算科學教研室,2006年設立邊防管理教研室。1985年創(chuàng)建新中國第一個犯罪學系,1994年改建為刑事司法系,2003年更名為刑事司法學院,2020年原刑事司法學院與法律學院的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學科融合成立刑事法學院。刑事法學院現(xiàn)有刑法學教研室、刑事訴訟法學教研室、偵查學教研室、犯罪學教研室、司法鑒定教研室、治安學教研室、邊防管理教研室、計算機應用技術教研室、網(wǎng)絡與信息安全教研室、信息與計算科學教研室等。
 
二、專業(yè)設置
 
學院開設法學(刑事法方向)、法學(刑事司法方向)、法學(網(wǎng)絡與信息法方向)、偵查學、治安學、邊防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wǎng)絡與信息安全方向)等本科專業(yè);開設有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公安法學、司法鑒定等四個碩士點;開設有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公安法學、司法鑒定四個博士點,以培養(yǎng)品學兼優(yōu)、德才兼?zhèn)?,?ldquo;應用型、精品型、特色型”于一體的優(yōu)秀復合型刑事法人才為目標。本科培養(yǎng)規(guī)模為1300人左右;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規(guī)模為45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規(guī)模為60人左右。
 
三、師資力量
 
目前,學院有教職員工91人,專任教師80人,承擔專業(yè)課教學和全校公共課教學;聘任美籍華裔神探李昌鈺博士為名譽院長、40余位國際知名學者為客座教授;多人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國家高等教育教學名師、教育部全國優(yōu)秀教師、司法部先進教師、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市優(yōu)秀中青年法學家、上海市教學名師、上海市教育功臣、上海市教書育人楷模、上海市師德標兵、上海市曙光學者、上海市育才獎、上海市浦江人才等榮譽稱號。
 
專業(yè)教師主講課程獲評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上海市級精品課程9門、上海市教委重點課程8門、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語課程1門。一大批知名學者成為各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其中有教育部高等學校公安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1名、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1名、中國犯罪學學會副會長1名、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1名、中國偵查行為研究會副會長1名。
 
四、學科體系
 
刑法學科多項指標常年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成為國內刑法學研究的重鎮(zhèn),尤其是金融犯罪研究獨樹一幟。學科由蘇惠漁、朱華榮、張國全、陸世友等老一輩資深刑法學家創(chuàng)建,學科于1981年獲批設立刑法學專業(yè)碩士點(是我國最早獲得刑法學碩士點的學科之一),2003年獲批設立刑法學專業(yè)博士點(系華東地區(qū)首家刑法學博士點),同年設立刑法學博士后流動站。被評為上海市一流學科。學科主要有金融刑法學、經(jīng)濟刑法學、基礎刑法學和比較刑法學等研究方向。學科成員承擔的國家級重大項目、一般項目、省部級等科研項目達30余項,發(fā)表著作百余部,論文千余篇,其中多部著作和論文榮獲國家和省部級優(yōu)秀成果獎項。多名教師兼任重要社會職務。如學科帶頭人劉憲權教授兼任中國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和上海市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會長,擔任“馬工程”《刑法學》編寫組專家。孫萬懷教授兼任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會長。
 
訴訟法學科在全國訴訟法學界也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般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出版專著和教材50余部。教師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權威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多項教學和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優(yōu)秀成果獎,學科帶頭人葉青教授兼任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擔任“馬工程”《刑事訴訟法學》編寫組專家。承擔了包括中國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障機制研究》在內的省部級以上課題10余項。承接學校與最高人民檢察院合作共建的智庫型研究機構華東檢察研究院的建設,打造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同時,學科教師積極參加司法實踐,承接了許多重大刑事案件的論證和辯護,為法學服務社會做出了重大貢獻。
 
公安法學科以犯罪學與刑事司法為主要研究領域。所承擔的偵查學專業(yè)建設列入國家特色專業(yè)、上海市特色專業(yè)、上海市教委第三期教育高地建設項目,并在2019年列入上海市一流專業(yè),在全國刑事司法和公安教育中居于前列,在國際上有一定知名度。該學科辦學歷史悠久,由著名犯罪學學家、華東政法學院功勛教授、聯(lián)合國預防和控制犯罪委員會委員、聯(lián)合國刑事司法處亞洲司顧問武漢教授等老一輩法學家、犯罪學家所創(chuàng)立的犯罪學、偵查學等學科發(fā)展而來,并由著名青少年犯罪學學家、功勛教授、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徐建教授所主導的青少年犯罪學學科的匯入而逐漸壯大。該學科組建了新中國第一個犯罪學系,編寫了國內第一本犯罪學教材,創(chuàng)設了第一本偵查學學術期刊《刑偵研究》雜志。該學科于1985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是我國第一個犯罪學專業(yè)方向碩士培養(yǎng)單位。學科帶頭人應培禮教授為教育部公安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犯罪學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犯罪學學會會長。該學科成員承擔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法學會、司法部、教育部、上海市哲社等各種類型縱向項目共計30余項,并積極參與《移民法》《綜治法》等國家和地方立法,承擔上海市地方立法論證多項。
 
司法鑒定學科為全國唯一的司法鑒定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學科帶頭人杜志淳教授系學校原黨委書記,上海市領軍人才,擔任上海市司法鑒定協(xié)會第一屆副會長,創(chuàng)設迄今為止全國唯一的省級司法鑒定理論研究會。學科廣泛參與我國司法鑒定立法和多項核心制度建設。2007年獲評為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與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國家級司法鑒定機構)聯(lián)合辦學,共同培養(yǎng)司法鑒定專業(yè)高端人才。所培養(yǎng)的畢業(yè)生主要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司法鑒定機構、公檢法司安等政法部門、大型律師事務所等。學院設立的司法鑒定中心為全國司法機關、政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律師事務所等提供大量專業(yè)鑒定服務,同時也為學生成才提供良好的專業(yè)實踐平臺。
 
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wǎng)絡與信息安全方向)的專業(yè)辦學為基礎,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wǎng)絡空間安全和人工智能等學科研究領域為一體,開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法學、公安學、公安技術和公共管理等學科交叉領域的前沿問題研究,為培養(yǎng)適應網(wǎng)絡信息和智能社會法治建設需要的“計算機(網(wǎng)絡空間安全、人工智能)“與”法律“復合應用型人才服務。學科成員承擔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法學會、司法部、教育部、上海市哲社等?。ú考墸┮陨险n題20余項,出版著作(教材)30余部,發(fā)表論文數(shù)百篇,建設有上海市精品課程《信息犯罪與計算機取證》等。
 
五、服務平臺
 
建成占地300余平方米,藏有華裔神探李昌鈺博士捐贈珍品的李昌鈺法庭科學博物館(刑事司法案例教學館),全景展現(xiàn)諸多世界大案名案,為開展案例教學、科學研究和實踐實訓提供了有力保障。
 
學院與上海市委政法委共建上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研究所,與深圳騰訊公司共建網(wǎng)絡安全與犯罪研究中心,擁有青少年犯罪研究所、生命科學與法律研究所、司法鑒定中心等研究機構,上海市刑法學研究會、上海市案例法學研究會、上海市犯罪學學會、上海市司法鑒定理論研究會、上海市法學會社會治理研究會秘書處均設在學院,搭建理論研究服務社會需求的平臺,為拓展師生學術視野,奠定發(fā)展新支點提供了便利條件。
 
學院實驗室由法醫(yī)、物證技術、網(wǎng)絡犯罪、刑事圖像、網(wǎng)絡與信息安全、數(shù)字邏輯與組成原理、嵌入式系統(tǒng)與物聯(lián)網(wǎng)、計算機應用、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等多個分實驗室組成,總面積5600余平方米,儀器設備價值5000余萬元,是學校法學綜合實驗中心的主要組成部分?,F(xiàn)已被評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上海市法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多年連續(xù)獲得國家財政部財政專項撥款的大力支持,為各層次人才培養(yǎng)的實驗教學工作提供了優(yōu)良平臺。
 
學院現(xiàn)有《犯罪研究》、《青少年犯罪問題》和《綜治研究》三本期刊,其中《犯罪研究》和《青少年犯罪問題》為法律類專業(yè)期刊,《綜治研究》為上海市委政法委委托創(chuàng)辦的內刊。它們共同為學院師生開展相關領域學術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參考,也為刊發(fā)介紹學院師生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展示平臺,在助力營造學院崇尚學術、獎掖研究的風氣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六、對外交流
 
學院注重與國外高校的溝通交流,已與美國馬里蘭大學、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天普大學、紐海文大學,英國利茲大學、牛津大學、曼徹斯特大學、卡迪夫大學,韓國國立警察大學和瑞典警察大學等建立了合作關系。探索辦學新思路與新模式,與美國馬里蘭大學和山姆休斯頓大學成功舉辦了暑期赴美短期培訓班,共同培養(yǎng)適應國際形勢發(fā)展要求的專門人才。此外學科還建構了多個常設性的學術論壇,如中歐刑事法論壇,與歐洲多國就共同關心的話輪值交流合作。如中日刑事法論壇,與日本諸多知名大學的學者就法律熱點問題定期交流合作。
 
七、學生活動
 
 
 
學院定期組織學生參與聯(lián)合國亞洲預防犯罪基金會論文競賽,并與公安部國際執(zhí)法基地合作舉辦卓越刑事司法人才夏令營。組織開展學術競賽、辯論賽、模擬法庭、刑事偵查技能大比武等多項學生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學生在“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大賽、“上汽教育杯”上海市高校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比賽、美亞杯全國電子數(shù)據(jù)取證大賽、全國大學生信息安全競賽、美國(國際)大學生數(shù)學建模競賽(MCM/ICM)等國內外大型賽事活動中屢獲佳績。
 
華東政法大學

添加華東政法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東政法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華東政法大學報錄比、華東政法大學考研群、華東政法大學學姐微信、華東政法大學考研真題、華東政法大學專業(yè)目錄、華東政法大學排名、華東政法大學保研、華東政法大學公眾號、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東政法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東政法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zgxindalu.cn/huadongzhengfadaxue/yanjiushengyuan_261501.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