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學院導師:牛靜

發(fā)布時間:2021-10-2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學院導師:牛靜

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學院導師:牛靜內(nèi)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學院導師:牛靜 正文

姓名:牛靜 性別:女 出生年月: 1980年
職稱:講師 學院:軟件學院  聯(lián)系方式:niujing2005@qq.com
主要研究方向:新聞改革、傳媒法學

  基本情況
  女,漢族, 1980年出生于河南鄧州,2005年獲得華中科技大學傳播學碩士學位,2006-2007年在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訪學,2008年獲得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學博士學位,其間先后獲得華中科技大學“光華獎學金”、“嘉興日報獎學金”、“學術十杰”等。2008-2010年在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知識產(chǎn)權戰(zhàn)略研究院博士后流動站工作?,F(xiàn)為學術期刊《新聞與信息傳播研究》副主編、《浙江傳媒學院學報》評審專家。
  
  主講課程:
  新聞倫理與法制、媒介經(jīng)營管理、新聞學理論等。
  
  科研課題
  1.主持2011年湖北省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視頻分享網(wǎng)站著作權防范機制研究
  2.主持2011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視頻分享網(wǎng)站侵權問題研究(2011jyte045)
  3.主持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民主化進程中傳媒與政治信任之關系的實證研究(10YJC860034),2010年
  4.參與200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印度媒體法律規(guī)制若干問題的研究(09YJC860017),2009年
  5.主持2009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Web 2.0時代下的網(wǎng)絡媒體著作權研究,2009年
  6.參與洛陽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管委會課題:洛陽高新區(qū)知識產(chǎn)權戰(zhàn)略研究,2008年
  7.參與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新聞宣傳應急機制研究,2006年
  8.參與河南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突發(fā)危機事件中的政府傳播,2005年

  研究論文
  1.第一作者:《視頻分享網(wǎng)站傳播新聞作品的版權問題》,《中國出版》,2010年8月
  2.第一作者:《手機出版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策略》,《編輯之友》,2010年第5期
  3.第一作者:《公眾參與、傳媒溝通與正當立法程序》,《社科縱橫》,2010年第6期
  4.第一作者:《論視頻分享網(wǎng)站的版權侵權責任》,《現(xiàn)代傳播》,2010年第2期
  5.第一作者:《視頻分享網(wǎng)站著作權侵權現(xiàn)象評析》,《國際新聞界》,2009年第12期
  6.第一作者:《淺談時事新聞著作權的法律保護》,《新聞記者》,2009年第8期
  7.第一作者:《視頻分享網(wǎng)站的著作權困境及其解決途徑》,《新聞界》,2009年第6期
  8.第一作者:《廣播組織權的保護制度探析》,《新聞界》,2009年第1期
  9.第一作者:《論禁止事先限制原則的確立》,《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10.第一作者:《國外報紙出版制度評析》,《東南傳播》,2010年第1期
  11.第一作者:《領導干部應提高應對“網(wǎng)絡問政”的能力》,《學習月刊》2009年第11期
  12.第二作者:《媒介融合背景下傳媒業(yè)的變革與發(fā)展分析》,《新聞愛好者》,2010年第1期
  13.第一作者:《言論出版自由與版權之沖突與平衡機制探討》,《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0年第2期
  14.第一作者:《扎根理論及其在新聞傳播學的運用》,《東南傳播》,2010年第4期
  15.第二作者:《議政的努力和獨立的聲音——胡適的辦刊嘗試》,《國際新聞界》,2006年第10期
  16.第一作者:《半個世紀前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對西方民主的宣傳》,《當代中國研究》[美],2007年第4期
  17.第一作者:《新加坡網(wǎng)絡管理體制探究》,《中國傳媒報告》,2007年第4期
  18.第一作者:《新聞記者保護消息來源的法律困境》,《新聞界》,2007年第5期
  19.第一作者:《國外憲法對新聞自由的規(guī)定和保障模式之探析》,《新聞知識》2008年第1期
  20.第二作者:《以“思想啟蒙的公眾訴求”促進都市報的主流化轉向——對<南方都市報>時評專欄的解讀》,《東南傳播》,2007年第3期
  21.第一作者:《論美國言論自由的等級保護制度》,《湖南大眾傳媒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會議論文
  1.第一作者:《美國言論自由違憲審查基準與新聞評論的空間》,新世紀第四屆新聞評論高層論壇(武漢),2011年4月
  2.第一作者:《視頻分享網(wǎng)站防范著作權風險的商業(yè)模式之構建》,2011知識產(chǎn)權南湖論壇“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與知識產(chǎn)權戰(zhàn)略”國際研討會(武漢·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2011年4月
  3.第一作者:《從2010諾貝爾獎的報道看我國新聞立法的價值》,2010第九、十屆新世紀新聞輿論監(jiān)督研討會議程(杭州•浙江大學),2010年11月27-28日
  4.第一作者:《視頻分享網(wǎng)站著作權替代侵權分析》,‘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0):信息全球化時代的新聞報道:中國媒體的理念、制度與技術,2010年12月
  5.第一作者:《視頻分享網(wǎng)站著作權侵權責任分析》,2010首屆數(shù)字未來與媒介社會國際學術論壇(杭州•浙江大學),2010年12月
  6.第一作者:《媒體采訪權及其可行性法律規(guī)定探討》,2008中國傳播學論壇“中華文化與傳播學的開拓創(chuàng)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廣州),2008年12月
  7.第一作者:《媒體權力與媒體權利之探討》,媒介批評與傳媒發(fā)展:2008第二屆媒介批評國際學術論壇(廣州),2008年12月
  8.第一作者:《媒體批評建議權及其可行性法律規(guī)定探討》,第八屆新世紀新聞輿論監(jiān)督研討會”(北京),2008年12月
  9.第一作者:《論中國大陸新聞立法的意義所在》,第五屆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2007年10月
  10.第一作者:《接近使用媒體權與言論自由》,2007年中國傳媒大學首屆傳播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北京),2007年5月
  11.第一作者:《新加坡網(wǎng)絡管理體制探究》,2007首屆全球傳播論壇(上海),2007年4月
  12.第一作者:《網(wǎng)絡知識分子言說的“啟蒙訴求”》,數(shù)碼傳播與社會轉型:中華社會及其他地區(qū)之經(jīng)驗國際研討會(香港),2006年12月
  13.第一作者:《1938—1949年共產(chǎn)黨人民主話語的傳媒建構》,復旦大學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之新聞傳播學分論壇(上海),2006年11月
  14.第一作者:《雄辯建構事實?——從修辭學視角分析西方新聞報道的傳播技巧》,2006年中國傳播學論壇(深圳),2006年8月
  
  發(fā)表論著
  1.第二作者:《網(wǎng)絡傳播法制與倫理》,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wǎng)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lián)系方式

添加華中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華中科技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華中科技大學報錄比、華中科技大學考研群、華中科技大學學姐微信、華中科技大學考研真題、華中科技大學專業(yè)目錄、華中科技大學排名、華中科技大學保研、華中科技大學公眾號、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華中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華中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華中科技大學

本文來源:http://m.zgxindalu.cn/huazhongkejidaxue/daoshi_50315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