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導師:邊家珍

發(fā)布時間:2021-10-09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導師:邊家珍

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導師:邊家珍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導師:邊家珍 正文


  中國古代文學  邊家珍教授 詳細資料:

研究方向及學術專長 先秦兩漢文學與文化;經學
歷年來代表性學術論著(3-5項) (1)《經學傳統(tǒng)與中國古代學術文化形態(tài)》(國家社科基金成果),人民出版社2010年。
(2)《漢代經學與文學》,華齡出版社2005年。
(3)《漢代經學發(fā)展史論》,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年。
(4)《詩經詮譯》(合作),大象出版社1997年。
(5)《莊子“卮言”考論》,載《文史哲》2002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2年第4期摘編;2002年《中國美學年鑒》重點介紹此文。)
2000年以來出版著作及發(fā)表論文等科研成果情況 (一)著作
(1)《漢代經學發(fā)展史論》,中國文史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32萬字,獨立。
(2)《漢代經學與文學》,華齡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28萬字,獨立。
(3)《經學傳統(tǒng)與中國古代學術文化形態(tài)》,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32萬字,獨立。
(二)論文
(1)《〈莊子〉文學特征及其成因探析》,載《河南大學學報》2000年第1期。
(2)《〈莊子〉卮言考論》,載《文史哲》2002年第3期。
(3)《〈論語〉說略》,載《中學語文園地》2002年第4期。
(4)《西漢經學吸納陰陽五行說的原因及其歷史意義》,載《孔子研究》2002年第6期。
(5)《揚雄對先秦儒學的繼承與發(fā)展》,載《河南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中國
哲學》2002年第8期全文復?。弧吨袊鍖W年鑒》(2003年)“儒學論文選介”部分介紹此文。)
(6)《揚雄對西漢新儒學的重構及其歷史意義》,載《東岳論叢》2002年第6期。
(7)《禮制的重建:劉歆爭立古文經的再認識》,載《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8)《漢武帝在經學史上的作用與影響》,載《河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9)《漢宣帝與經學》,載《理論學刊》2004年第10期
(10)《董仲舒與漢代天道信仰的重建》,載《河南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11)《兩漢之際的讖緯論略》,載《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12)《洛陽太學與東漢經學教育》,載《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13)《〈呂氏春秋〉中的為師之道》,載《中國教育報》2005年7月9日教育科學版。
(14)《鄭玄經學的特色及評價問題》,載《理論學刊》2005年第8期。
(15)《漢代經學與文學關系的宏觀考察》,載《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16)《經學傳統(tǒng)與中國古代學術形態(tài)》,載《光明日報》2006年6月6日國學版。
(17)《經學意識與漢代的屈騷評論》,載《光明日報》2007年4月5日國學版。
(18)《漢末黨禍與漢代的經學教育》,載《河北學刊》2007年第3期。
(19)《任中敏與〈唐聲詩〉》,載《光明日報》2007年11月22日國學版。
(20)《賞心唯良知——孟子真義的現(xiàn)代闡釋》,載曲慶彪主編《現(xiàn)代視覺中的國學》,遼寧師范大學
出版社2007年版。
(21)《夏承燾與〈唐宋詞人年譜〉》,載《光明日報》2007年6月7日國學版。
(22)《楊守敬與〈水經注疏〉》,載《光明日報》國學版2008年1月7日。
(23)《沈曾植與〈海日樓札叢〉》,載《光明日報》國學版2008年11月10日。
(24)《國學概念的獨特視角》,載《人民日報》2010年5月21日理論版。
(25)《略論經學傳統(tǒng)對中國古代科學的影響》,載《理論學刊》2011年第1期。
(26)《呼喚更多“作者”出現(xiàn)——古代述而不作著述方式漫議》,載《人民日報》2011年7月21日理論版。
2000年以來承擔項目情況 主持遼寧省社科基金項目:《漢代經學與文學》,省社科規(guī)劃辦,2003-2-2005(已結項)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經學傳統(tǒng)與中國古代學術文化形態(tài)》,全國社科規(guī)劃辦,2006-2010(已結項)
承擔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工程項目:《中國古代文學史》(漢代散文部分),教育部,2010-2012(在研)
2000年以來成果獲獎情況 2005年 《漢代經學吸納陰陽五行說的原因及其歷史意義》,獲大連市第十一屆社會科學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
2008年 《漢代經學與文學》,獲遼寧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三等獎。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站,如有更新或錯誤,請聯(lián)系我們進行更新或刪除,聯(lián)系方式

添加山東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山東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山東大學報錄比、山東大學考研群、山東大學學姐微信、山東大學考研真題、山東大學專業(yè)目錄、山東大學排名、山東大學保研、山東大學公眾號、山東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山東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山東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山東大學

本文來源:http://m.zgxindalu.cn/shandongdaxue/daoshi_495019.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