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導師:蔡力勛

發(fā)布時間:2021-10-07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導師:蔡力勛

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導師:蔡力勛內(nèi)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guān)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lǐng)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wǎng)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導師:蔡力勛 正文


  個人簡介
  姓名:蔡力勛 性別:男 民族:漢族
  碩導批準時間:1998-07-01 指導碩士生總數(shù):16 已獲碩士總數(shù):11
  博導批準時間:2006-07-01 指導博士生總數(shù):2 已獲博士總數(shù):1
  系所名稱:力學與工程學院  導師類別:碩、博導 出生日期:1959-07-23
  專業(yè)一:固體力學
  專業(yè)二:工程力學
  職稱:教授
  電子郵件:lix_cai@263.net
  畢業(yè)學校:西南交通大學
  教學課程:疲勞與斷裂力學,CAT技術(shù)及其在力學中的應(yīng)用,材料的力學行為與測試技術(shù)
  
  1979年1月至1979年9月,中國核動力院一所核廢料處理室工人,1983年7月本科畢業(yè)于重慶大學(原重慶建筑工程學院)力學專業(yè),獲工學學士學位;1983年~1986年在西南交通大學師從孫訓方先生研究斷裂力學,1986年4月獲工學碩士學位; 1986年、1988年、1995年和2001年分別任西南交通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 1998年4月、2006年7月分別獲西南交通大學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資格;2005年為四川省第六批學術(shù)帶頭人后備人選;1987年、1997年分別任西南交通大學工程力學實驗室副主任、主任,1998年11月任西南交通大學應(yīng)用力學與工程系工程力學教研室主任;2008年11月任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結(jié)構(gòu)分析與工程系主任,材料與結(jié)構(gòu)強度研究所所長。

  部分科研成果、論文
  自1986年,長期從事實驗固體力學科研與教學工作,注重先進CAT技術(shù)在固體力學研究和工程中的應(yīng)用;主研和負責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基金、國防科研基金以及重大工程測試項目近20項。在固體材料本構(gòu)關(guān)系、壓入測試方法、疲勞斷裂與損傷測試方法的研究與應(yīng)用方面,及MTS創(chuàng)新開發(fā)與應(yīng)用、工程測試等方面,發(fā)表論文13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錄論文70余篇。
  1995 年、2001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1996年獲核工業(yè)總公司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2003年獲國防科學進步三等獎1項,2010年獲教育部科學進步二等獎1項;獲批專利2項, 申請受理專利2項。
  培養(yǎng)研究生16名,完成了57名力學專業(yè)本科生畢業(yè)論文指導,以及100余名本科生參加的20多項國創(chuàng)、校級SRTP項目和重點實驗室向本科生開放項目指導;2001(羅海豐)、2004(劉宇杰)、2005(葉裕明)、2007(徐尹杰)、2008(陳洪軍)、2009(金蕾)、2010(黃學偉)、2011(賈琦)西南交通大學校級優(yōu)秀碩士論文指導教師,2011(包陳)西南交通大學校級優(yōu)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2011優(yōu)秀國創(chuàng)SRTP項目和2009優(yōu)秀校級SRTP項目指導教師;2003年、2006年獲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教學成果二等獎、一等獎各1項。
  承擔了“工程力學”(國家級精品課程)、“實驗力學”、“面向?qū)ο蠓椒ㄅc應(yīng)用”本科課程教學以及“材料的力學行為與測試技術(shù)”、“CAT技術(shù)及其在力學中的應(yīng)用”、“疲勞與斷裂力學”、“專業(yè)外語”研究生課程教學。撰寫“力學CAT基礎(chǔ)”講義一冊,2005年教育部高校系統(tǒng)MTS測試技術(shù)培訓班“斷裂力學測試技術(shù)”主講教師,MTS測試技術(shù)培訓教材斷裂力學測試技術(shù)部分撰稿人。
  學術(shù)組織兼職為:中國力學學會材料試驗專委會第一、二、三屆會委員、第四屆副主委,中國創(chuàng)造學會第三、四屆理事, 四川省力學學會實驗力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測試》雜志編委,核燃料與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客座教授。2000西南材料測試新技術(shù)研討會主席,2009-7th IMFM斷裂力學國際會議執(zhí)行主席,全國MTS斷裂力學測試研討會主席(2008年); 第一、第二、第三、四屆全國力學大會(cstam)材料測試分會場主持人,cstam2011-MS16斷裂專題研討會負責人;第三至第八屆西南MTS材料測試研討會主席(1994年~2009年),第四至第八屆全國MTS材料測試學術(shù)大會與分會場主席(1998年~2007年);近二十種中英文期刊審稿人,多類基金項目評審專家。

  發(fā)表的主要論文
  材料本構(gòu)關(guān)系
  [1] Bo Yao, Li Xun Cai, Chen Bao. The Sharp Indentation for Identifying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Metalic Materials[J].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 117-119 (2012) pp 101-107
  [2] CAI Lixun, NIU Qinyong, QIU Shaoyu, LIU Yujie, Ratcheting Behavior of T225NG Titanium Alloy under Uniaxial Cyclic Stressing:Experiments and Modeling[J],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05, v18(1):31~39
  [3] CAI Lixun, LIU Yujie, YE Yuming, NIU Qinyong, Uniaxial Ratcheting Behavior of Stainless Steels: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J], 2004,v274-276:823-828
  [4] CAI lixun, YANG X.J., On Nonproportional Cyclic Plastic Behavior of steel 40[J], Acta Mechanica Solida 1995,V8(1):84~93
  [5] KANG Guozheng,GAO Qing, CAI Lixun, SUN Yafa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uniaxial and nonproportionally multiaxial ratcheting of SS304 stainless steel at room and high temperatures[J], Nuclear Engineering and Design 2002,V216
  [6] KANG Guozheng, GAO Q, CAI L.X., SUN Y.F. and YANG X.J.,Experimental Study on Non-proportional Multiaxial Strain Cyclic Characteristics and Ratcheting of U71Mn Rail Steel[J],J.Mater.Sci.Technol., 2002, v18 (1):13-16
  [7] KANG Guozheng, GAO Q, CAI L.X., SUN Y.F. and YANG X.J.,Experimental study on uniaxial and multiaxial strain cyclic characteristics and ratcheting of 316L stainless steel[J],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v17(2):219~223
  [8] YANG Xianjie, Gao Q. Cai L.X. Xiang Y.K.,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atchetting behavior of pure aluminum under uniaxial cyclic stressing[J].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1997,V10(4):359~365
  [9] YANG Xianjie, Cai L.X., On Lensky’s Hypothesis of Local Determinability under Nonproportional Cyclic Loading[J], International. J.of Solids & Struct, 1997,V34(12):1517~1529
  [10] YANG Xianjie, GAO Q., HE G.Q., CAI L.X., On Nonproportional Cyclic Properties of Type 316 Stainless Steels[J],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1996, V32(1)
  [11] YANG Xianjie, Cai L.X., Cyclic Hardening Behavior of 1Cr18Ni9Ti Stainless Steel[J], 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in English), 1994,Vol.29(1):135-140
  [12] Yang Xian jie, Gao Q., Cai L.X.,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ratchetting behavior of pure aluminium under uniaxial cyclic stressing[J].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1994, V10(4):359~365
  [13] Ning J., Cai L.X. and Sun X.F., Investigations for deformation hardening behavior of material under nonproportional cyclic loading, Proceedings of ICAEM(Advanced Experimental Mech), Beijing, 1989, 3, pp1855~1862
  [14] Ning J.,Cai L.X. and Sun X.F., Yielding behavior and memory effects of material. Proceedings of ICAEM., Tianjin, 1988, pp. A33~A38
  [15] 羅艷,楊顯杰,蔡力勛,循環(huán)軟化材料在應(yīng)變循環(huán)與棘輪變形下的塑性模量演化,斷裂與疲勞及結(jié)構(gòu)安全性評定,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第一版), pp151~158
  [16] 包陳,蔡力勛,譚軍等,N18鋯合金單軸拉伸和應(yīng)力松弛性能[J],原子能科學技術(shù),2009,v43(2):151~156
  [17] 徐尹杰,蔡力勛,棘輪和蠕變條件下材料的附加塑性變形行為研究[J],航空材料學報,2007,v27(12): 11~15
  [18] 徐尹杰,蔡力勛,一種基于瞬時蠕變效應(yīng)的棘輪行為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v26(10):192-196
  [19] 徐尹杰,蔡力勛,劉宇杰,應(yīng)力作用下316L不銹鋼塑性變形行為研究[J],航空學報,2007, v28(3):567~573
  [20] 徐尹杰,蔡力勛,SS316L單軸高周次棘輪行為試驗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6,v41(s):104~106
  [21] 劉宇杰,蔡力勛,邱紹宇,楊顯杰, 描述T225NG鈦合金高溫單軸棘輪行為的粘塑性本構(gòu)模型[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2005,v39(3):321~324
  [22] 劉宇杰,蔡力勛,楊顯杰,描述1Cr18Ni9Ti不銹鋼單軸棘輪行為的粘塑性本構(gòu)模型[J],航空學報,2005,v26(1):58~61
  [23] 楊顯杰,羅艷,高慶,蔡力勛,45鋼在應(yīng)變循環(huán)與棘輪變形下的隨動硬化演化實驗研究[J],金屬學報,2005,v41(2)
  [24] 葉裕明,蔡力勛,1Cr18Ni9Ti不銹鋼單軸飽和棘輪演化模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4, v39(6):797~800,818
  [25] 蔡力勛,劉宇杰,葉裕明,邱紹宇,T225NG合金材料單軸棘輪行為研究[J],金屬學報,2004,v40(11):1155~1164
  [26] 楊顯杰,高慶,蔡力勛,劉宇杰,304不銹鋼的單軸棘輪變形與失效行為研究[J],核動力工程,2004,v25(5):444~451
  [27] 牛清勇,蔡力勛,劉宇杰,1Cr18Ni9Ti不銹鋼單軸棘輪本構(gòu)模型研究[J],材料工程,2004,No.8,pp25~28
  [28] ]楊顯杰,高慶,蔡力勛,劉宇杰, 304不銹鋼在室溫下非比例應(yīng)力和應(yīng)變循環(huán)變形行為實驗研究[J], 金屬學報,2004,v40(9):935~942
  [29] 蔡力勛,牛清勇,劉宇杰,邱紹宇,李聰,應(yīng)力循環(huán)下T225NG合金塑性累積行為研究[J],核動力工程,2004, v25(4):352~356
  [30] 楊顯杰,高慶,蔡力勛,室溫下304不銹鋼的單軸循環(huán)棘輪行為實驗研究[J],核動力工程, 2004,v25(4):366~372
  [31] 蔡力勛,劉宇杰,T225NG合金高溫單軸棘輪行為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4,v38(7):762~766
  [32] 蔡力勛,羅海豐,高慶,用于棘輪變形預測的棘輪演化統(tǒng)一模型研究[J],航空學報,2002,v23(1):17~22
  [33] 蔡力勛,羅海豐,高慶,王理,邱紹宇,基于一元應(yīng)力參量的鈦合金T225NG單軸棘輪演化模型研究[J],核動力工程,2002,v23(4):12~16
  [34] 蔡力勛,牛清勇,劉宇杰,描述不銹鋼材料單軸棘輪行為的一元參量體系[J],金屬學報,2002,v38(9):966~973
  [35] 高慶. 康國政. 楊顯杰. 蔡力勛., 304不銹鋼高溫多軸非比例循環(huán)棘輪行為的粘塑性本構(gòu)描述[J], 核動力工程, 2002, v 23(3):22-29
  [36] 蔡力勛,劉宇杰,高慶,一種預測材料單軸飽和棘輪應(yīng)變的本構(gòu)模型[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1,v36(6):578~583
  [37] 蔡力勛,羅海豐,高慶,304不銹鋼單軸飽和棘輪變形的本構(gòu)模擬[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1,v23(S):48~51
  [38] 蔡力勛 羅海豐 孫亞芳,304不銹鋼的單軸棘輪效應(yīng)試驗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1,v23(S):52~54`
  [39] 康國政,高慶,蔡力勛,楊顯杰,孫亞芳:304不銹鋼非比例循環(huán)棘輪行為的實驗研究[J],金屬學報,2000,v36(5)
  [40] 楊顯杰、高慶、蔡力勛,純鋁的多軸非比例循環(huán)行為實驗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9,v34(5):485~490
  [41] 楊顯杰,高慶,蔡力勛, 向陽開, 純鋁在單軸應(yīng)力循環(huán)作用下棘輪行為的實驗研究[J],固體力學學報,1998,V19(2):133~138
  [42] 楊顯杰. 高慶. 向陽開. 蔡力勛,紫銅的非比例循環(huán)塑性變形行為實驗研究[J],金屬學報,1998,v34(10)
  [43] 楊顯杰,蔡力勛,向陽開,316L不銹鋼的高溫單軸應(yīng)變循環(huán)與棘輪行為試驗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8,v33(1):25~29
  [44] 楊顯杰,高慶,蔡力勛,向陽開,316L不銹鋼的棘輪效應(yīng)[J],航空學報,1997,v18(4)
  [45] 楊顯杰,高慶,蔡力勛,紫銅的循環(huán)棘輪行為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7,v32(6):604~610
  [46] 蔡力勛,楊顯杰,40鋼非比例塑性行為研究[J],固體力學學報,1996,v17(1):58~64
  [47] 楊顯杰,高慶,何國求,蔡力勛,316不銹鋼的非比例循環(huán)特性[J],金屬學報,v32(1), 1996:15~22
  [48] 楊顯杰,高慶,蔡力勛,陳旭,袁珩, 42CrMo鋼的非比例循環(huán)加載下的塑性流動分析[J], 金屬學報,1995,v31(4):170~176
  [49] 楊顯杰,高慶,蔡力勛,1Cr18Ni9Ti不銹鋼的單軸變形行為的實驗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4,v29(2):131~135
  [50] 袁衡,蔡力勛,42CrMoA鋼的循環(huán)塑性行為試驗研究,第二屆全國MTS材料試驗會議論文集,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2,pp107~111
  [51] 楊顯杰,高慶,蔡力勛,高溫環(huán)境下1Cr18Ni9Ti不銹鋼的單軸變形行為的實驗研究,第二屆全國MTS材料試驗會議集,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2,pp77~80
   
  材料與結(jié)構(gòu)的破壞與安全(塑性行為、疲勞、斷裂、可靠性)
  [52] Weiwei Tang, Hong Wang, and Lixun Cai,F(xiàn)atigue behavior of carbon steel by symmetric bending ultrasonic frequency metho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xperimental Mechanics,2008
  [53] CAI Lixun, et al, A Study On Multiaxial Cyclic Properties and Fatigue Damage Model of 40# Axle Steel By Developed MTS Multiaxial Software[J], Mechanica Solida Sinica(English Letters),1995,v8(S):307~311
  [54] GAO Q., Zhao Y.X, Cai L.X., A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 of temperature effects on the low cycle fatigue behaviour of 1Cr18Ni9Ti steel weld metal,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1998,v11(6):477-484
  [55] 姚博,蔡力勛,金屬布氏硬度行為的數(shù)值模擬[J],四川大學學報,2010,v42(s2):72~76
  [56] 賈琦,蔡力勛,包陳,成亞輝,鋯合金薄壁細管的單調(diào)拉伸與低周疲勞試驗研究[J],原子能科學與技術(shù),2010,v44(6):712~717
  [57] 黃學偉,蔡力勛,考慮溫度效應(yīng)的新型鋼塑復合管屈曲與失穩(wěn)分析[J],工程力學,2010,v27(10):208~213
  [58] 黃學偉,蔡力勛,包陳,Zr-Sn-Nb薄片合金高溫低周疲勞行為[J],原子能科學技術(shù),2010,v44(1):60~64
  [59] 黃學偉,蔡力勛,史培壘,TA17合金缺口試樣的單軸低周疲勞與壽命預測模型[J],四川大學學報,2008,v40(s):149-151
  [60] 包陳,蔡力勛,LZ50車軸鋼疲勞裂紋擴展試驗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v26(10):255~272
  [61] 包陳,蔡力勛,鐘斌,兩種合金鋼的高溫扭轉(zhuǎn)疲勞性能[J],材料研究學報,2007,v21(s):382~385
  [62] 蔡力勛,孫亞芳,王理,黃淑珍,考慮溫度效應(yīng)的鈦合金疲勞行為研究[J],核動力工程,2000,v22(6)
  [63] 趙永翔,蔡力勛,高慶,不銹鋼管道焊縫金屬240℃循環(huán)變形行為的試驗研究[J],核動力工程,2001,v22(2):138~143
  [64] 趙永翔,高慶,蔡力勛, 不銹鋼管道焊接頭的局部微觀結(jié)構(gòu)、硬度和機械性能[J],核動力工程, 2000,v22(3)
  [65] 趙永翔,高慶,蔡力勛,單個沖擊對不銹鋼管道焊接頭低周疲勞壽命的影響[J],材料工程,No.11, 1999, pp4-18
  [66] 趙永翔,高慶,蔡力勛,管道結(jié)構(gòu)焊接頭240低周疲勞試驗裂紋萌生壽命的統(tǒng)計分布[J],核動力工程,1999,vol.20(1):42~48
  [67] 蔡力勛,羅海豐,一般點偏對曲軸坯料性能的影響及消除點偏的方法[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9,v34(S):54~59
  [68] 蔡力勛,機車彈簧有限元應(yīng)力分析與凹陷應(yīng)力集中系數(shù)計算[J],鐵道學報,1998, v(S):12~16
  [69] 蔡力勛,高慶,一種用于多軸低周疲勞壽命估算的能量模擬方法與實驗驗證[J],中國機械工程雜志(學刊), 1997,v8:73~78
  [70] 陳旭,蔡力勛,多軸低周疲勞研究,第二屆全國MTS材料試驗會議論文集,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2,pp72~76
  
  *如果發(fā)現(xiàn)導師信息存在錯誤或者偏差,歡迎隨時與我們聯(lián)系,以便進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師的信息來源于學校網(wǎng)站,如有錯誤,可聯(lián)系我們進行免費更新或刪除。建議導師將更新的簡歷尤其對研究生招生的要求發(fā)送給我們,以便考研學子了解導師的情況。(導師建議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續(xù)隨時更新網(wǎng)頁或發(fā)布調(diào)劑信息。考研派網(wǎng)站和APP流量巨大)聯(lián)系方式

添加西南交通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guān)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西南交通大學考研分數(shù)線、西南交通大學報錄比、西南交通大學考研群、西南交通大學學姐微信、西南交通大學考研真題、西南交通大學專業(yè)目錄、西南交通大學排名、西南交通大學保研、西南交通大學公眾號、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yīng)西南交通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西南交通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西南交通大學

本文來源:http://m.zgxindalu.cn/xinanjiaotong/daoshi_483802.html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