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官網
更新時間:2022-01-27 17:29:34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Add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姐
為你免費答疑
為你免費答疑
關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我們搜集了部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真題和復試資源,免費贈送;并提供有償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初試/復試/調劑輔導(收費合理,內部資源,效果有保障),如果需要領資源或了解研究生輔導的,請加網頁上的學姐微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官網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網站,及歷年考研分數線數據的匯總(學校網站一般不穩(wěn)定,或存留的分數線年限較少)。以下即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歷年考研分數線,希望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報考有用。
添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去年調劑上岸微信號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復試真題.PDF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往年招收調劑的專業(y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各專業(yè)往年調劑錄取分數線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志愿生源調劑去向
[2022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招生目錄]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專業(yè)排名]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群]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難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官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簡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由物理系、近代物理系、光學與光學工程系、天文學系、工程與應用物理系和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等單位組成。建校之初,著名物理學家嚴濟慈、趙忠堯、施汝為、張文裕、錢三強、錢臨照、彭桓武、馬大猷、朱洪元等人曾在各系擔任重要職務并執(zhí)教多年。現(xiàn)任院長沈保根院士,執(zhí)行院長陳宇翱教授,黨委書記陳向軍教授。
195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成立之時,所建立的13個系中與物理直接相關的有7個系,其中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術物理系及物理教研室是現(xiàn)在物理學院的主體源頭。1964年,學校以學科為基礎將全校合并成6個系,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更名為近代物理系,技術物理系吸納了生物物理系、地球物理系而更名為物理系。1994年,學校成立了以加強學術交流為目標的理學院,涵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學、生物眾多學科。 2000年,在化學與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等系先后建成實體學院后,理學院成為實體學院,包括數學、物理、近代物理、天文與應用物理等4個系。2009年,數學系析出,理學院更名為物理學院。同年,以光學學科及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等為基礎成立光學與光學工程系;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獨立建制;天文與應用物理系更名為天文學系。2018年,工程與應用物理系成立。
物理學院共有教職員工451人,其中教授115人,副教授(含特任教授)109人,聘期制科研人員173人?,F(xiàn)有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含外聘)17名,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教育部人才計劃19人(含青年學者),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6人(含青年人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1人,國家創(chuàng)新人才計劃人才50人,國家優(yōu)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2人,中國科學院人才計劃學者43人。物理學院設有“嚴濟慈大師講席”、“趙忠堯大師講席”和“王綬琯大師講席”,并聘請國內外數十名兼職和客座教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建有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量子信息、星系與宇宙學、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微觀磁共振、光電子技術、物理電子學等6個中國科學院及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物理學院還緊密依托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開展研究工作;發(fā)起并推動了合肥國家實驗室的成立和建設。物理學院涵蓋了物理學、天文學、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4個一級學科,2021年新獲批量子科學與技術自設一級學科。2016年,在教育部第四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中,物理學、天文學被評為A+學科,并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物理學、天文學、應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先后獲批“雙萬計劃”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2021年,經教育部批準,新設量子信息科學本科專業(yè)。嚴濟慈物理科技英才班入選教育部“拔尖計劃”、“拔尖計劃2.0”,王綬琯天文科技英才班入選教育部“拔尖計劃2.0”。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物理學院以培養(yǎng)從事前沿和交叉科學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研制開發(fā)的領軍人才為目標,注重對學生的物理素質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學院的物理學和天文學均為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為國家首批國家級示范教學中心。本科生前期主要進行系統(tǒng)的基礎理論教學和嚴格的實驗動手能力訓練,后期可根據自己的志趣愛好分別在14個學科方向內自主選擇專業(y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每年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各約300名。目前物理學院在校學生2551人,其中本科生1243人,博士研究生522人,碩士研究生562人,基礎課代培研究生224人。 物理學院本科畢業(yè)生約80%進入國內外大學或研究院所繼續(xù)深造,博士畢業(yè)生約3/4繼續(xù)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物理學人才培養(yǎng)重鎮(zhèn)。在我國學位制度建立最初10年(1990年前)所授予的454名物理學博士中,物理學院培養(yǎng)了51位,其中范洪義博士是首批獲學位的18位博士之一。 我國改革改革開放初期施行的“中美聯(lián)合招收物理研究生項目(CUSPEA)”10年共選拔919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畢業(yè)生最多,達219人。 自1999年教育部組織全國優(yōu)秀博士論文評選以來,物理學院共有13篇物理學與天文學博士論文入選,占此兩學科入選總數的1/9。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已經培養(yǎng)了一大批不同領域的杰出人才,包括趙忠賢、朱清時、何多慧等18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子義、常永福等多名從事國防事業(yè)的將軍,以及文小剛、潘卓華、周冰、謝心澄、林海青、許怒、趙政國、侯建國、翁征宇、王力軍、斯其苗、崔偉、賴東、陳仙輝、毛淑德、常進、杜江峰、葛健、潘建偉、莊小威、段路明、李巨、封東來、李傳鋒等眾多活躍在國際科學研究前沿的中青年學者。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積極參與國家基礎及應用研究領域的重大研究課題以及大科學工程建設,承擔了大量國家級科研項目,連續(xù)五年獲得競爭性研究經費超過3.0億元。 近10年來,學院在物理學重要的學術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每年發(fā)表論文約50篇,其中第一作者單位論文每年約30篇。近兩年在《Nature》、《Science》上發(fā)表論文近20篇。2002年以來,學院有2項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4項成果20余次入選國際物理學重大年度進展、國家科技部年度基礎科學研究十大新聞和中國高??萍际筮M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具有優(yōu)質的人才資源、勤奮的師資隊伍、自由的學術環(huán)境、均衡的學科布局、堅實的研究基地,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在未來若干年內,有望發(fā)展成為國際一流的物理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活躍的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中心。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聯(lián)系方式: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qū)金寨路96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區(qū)物理學院
電話:0551-63600462
郵政編碼:230026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學科設置:
物理系(原名技術物理系)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958年建校時即設置的系之一。首任系主任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施汝為院士擔任。先后還有馬大猷、嚴濟慈、錢臨照、朱洪元、曾澤培、王守覺、章綜、李蔭遠、張宗燧等著名科學家在物理系任職、任教。1964年,與生物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物理教研室合并組成物理系。1978年系調整時物理系保持半導體物理與器件、低溫物理、磁學、固體發(fā)光、光學等物理專業(yè)。2009年根據學科發(fā)展需要,光學專業(yè)從物理系中分出,單獨建系。目前物理系包含凝聚態(tài)物理和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專業(yè)。其中凝聚態(tài)物理為國家重點學科,設有博士后流動站。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學術期刊《低溫物理學報》編輯。
物理系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yǎng)基地。50年來,共為國家培養(yǎng)了各類高級人才5000余名,畢業(yè)生中已有5人當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目前每屆本科畢業(yè)生約110人左右,80%左右的同學在國內外著名學府繼續(xù)深造。
物理系師資力量雄厚,現(xiàn)有教職工43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7位;博士生導師14人,副教授15人。
物理系的教師目前承擔有國家重大基礎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國家863高技術項目、中科院創(chuàng)新工程重點項目等多種重要科研任務,高水平論文發(fā)表數量居全校前列,歷年所獲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在國內高校中處于領先地位。
近代物理系(4系)1958年創(chuàng)辦于北京,時名原子核物理與原子核工程系。首任系主任是趙忠堯院士,嚴濟慈、張文裕、彭恒武、關肇直等知名學者曾任教于此。1961年更名為近代物理系,1970年近代物理系隨校遷至合肥。現(xiàn)已成為全國理科人才培養(yǎng)基地之一。
近代物理系現(xiàn)有五個博士學科點: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物理電子學,分屬于物理學、應用物理學、電子科學技術三個一級學科。均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設有博士后流動站。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為國家重點學科,原子分子物理、物理電子學為安徽省重點學科。
近代物理系設理論物理、等離子體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物理電子學四個專業(yè)進行本科教學工作。自2000級起本科學制四年,本科前2年以扎實的數理基礎教育為主,后2年結合研究前沿進行泛專業(yè)的基礎教育,鼓勵學生進入實驗室參與研究。約40%優(yōu)秀本科畢業(yè)生可以免試進入研究生階段,研究生教育以培養(yǎng)博士學位研究生為主。近代物理系的教育特點是:重視基礎,崇尚學術自由,堅持科學與技術、教學與研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近代物理系現(xiàn)有教職員工118人。教授49名,其中博士生導師38名;副教授30名。半數以上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在校本科學生近500名,研究生近200名,其中攻讀博士學位者70名。
2009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與光學工程系正式成立。光學與光學工程系是以原物理系光學專業(yè)為主,為發(fā)展我國光學事業(yè)而專門成立的系,該系設有光學和光學工程兩個專業(yè),光學專業(yè)為國家重點學科,設有博士后流動站。該系擁有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和安徽省光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以研究量子通信網絡和量子計算機為目標,開展導向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安徽省自然科學一等獎等成果,量子信息領域研究方向為:量子密碼及其應用, 量子通信網絡的關鍵技術, 量子計算新機制研究, 量子信息基礎理論。
安徽省光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以光電子科學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以及高新技術研究為主要方向,在聚合物光子學、納米近場光學、生物光子學、纖維光學和光纖傳感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研究成果,為光電子高新技術的產業(yè)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該系現(xiàn)有教制職員工32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0人,副教授12人。
該系承擔由郭光燦院士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科技部“973”項目,國家863計劃、國家973計劃、中科院知識創(chuàng)新、國際合作等多種重要國家科研項目。量子信息團隊為國家基金委“創(chuàng)新研究群體”。該系在光學領域研究實力居國內高校之首。已發(fā)表論文 600多篇,其中Nature 1篇、Phys.Rev.Lett. 15篇。
天文學系(22系)的前身物理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建校初期,由著名物理學家施汝為、錢臨照教授先后擔任主任,吳有訓、嚴濟慈教授等我國物理學界老前輩也在該教研室執(zhí)教多年。文革后重建,1983年改為基礎物理中心,承擔全校的主要基礎物理課程教學任務,同時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研究生和博士后等高級研究人才。為使我校在世紀之交的“知識創(chuàng)新工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適應新世紀物理學在探索宇宙、理論物理、應用物理領域迅猛發(fā)展的趨勢,加速在新興和重點學科領域那的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1998年起正式啟用現(xiàn)名并同時招收本科生。
現(xiàn)有教職員工1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人,講師3人,工程師1人。
天文與應用物理系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yǎng)基地,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本系設有天體物理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天體物理碩士學位授權點,天體力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天體物理博士后流動站。實行四二三學士、碩士、博士分流培養(yǎng)制,擁有一套完整的中、高級人才培養(yǎng)機制。
我系師資隊伍雄厚,梯隊構成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科研實力甚強。在教學方面,承擔著全校的大學物理實驗,部分普通物理和理論物理課程。我系教員是CUPEA物理研究生出國考生和國際中學生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選手培訓班的骨干。
科研方面,承擔著國家大型科學工程“大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天文望遠鏡”中的課題研究工作,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委資助的數十個科研項目的研究,有4人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的科研項目。已獲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和教學成果獎、個人獎和集體獎數十項,《大學物理實驗》獲國家級精品課程、《電磁學》獲省級精品課程。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院工程與應用物理系于2018年3月成立。她是以核科學技術和應用物理的前沿研究為導向,以國家重大科學計劃和國際重大合作科研項目為牽引,圍繞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而建立的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
工程與應用物理系目前擁有“核科學與技術”和“物理學”國家一級重點學科,設有等離子物理、核工程與核技術和醫(yī)學物理三個本科專業(yè)方向,具有本科、碩士以及博士學位授予權,并設有博士后流動站。其中,“核科學與技術”學科原屬于核科學技術學院,因核科學技術學院管理模式調整于2018年3月轉隸至工程與應用物理系。核科學與技術學科是國內外唯一的可以同時依托熱核聚變實驗裝置、同步輻射光源等國家大科學裝置及實驗室進行核科學技術和核能工程人才培養(yǎng)的學科,在國家“雙一流”建設中屬A+學科,在近兩次全國同類一級學科評估中均排名第二。“等離子體物理”專業(yè)原屬近代物理系,于2018年3月整體加入新成立的工程與應用物理系。等離子體物理專業(yè)創(chuàng)立于1974年,同年開始招收本科生,率先在國內創(chuàng)建了一套完整的從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到博士后的等離子體物理人才培養(yǎng)體系。1993年,等離子體物理學科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組織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中名列全國第二(高校第一),1998年在中國科學院組織的博士生質量評估中名列第一,2001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在等離子體物理學科中名列第一。“醫(yī)學物理”是新設的專業(yè)方向,面向大型醫(yī)療器械及臨床應用等新興科研與工程領域,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及“核科學與技術”兩門A+優(yōu)勢學科為輔助,附屬第一醫(yī)院相關科室豐富臨床資源為補充,依據該學科國際辦學標準建設,力爭成為國內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醫(yī)學物理學科。
工程與應用物理系目前的本科培養(yǎng)包括理學學士(應用物理)、工學學士(核工程與核技術)。碩士博士專業(yè)為:核能科學與工程、核技術及應用、核燃料循環(huán)與材料、輻射防護與環(huán)境保護、放射化學和輻射化學、等離子體物理、醫(yī)學物理,各專業(yè)均具有良好的就業(yè)和個人發(fā)展前景。
工程與應用物理系師資力量雄厚,匯聚了一批知名的專家和優(yōu)秀的年輕學者。目前有院士2名、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等教職工共8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23人,副高級職稱教師共24人。工程與應用物理系的教師目前承擔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大基礎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面上項目等多項科研任務,科研成果突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的前身隸屬于基礎物理中心(曾用名為“物理教研室”),基礎物理中心的中心任務是負責全校本科生的基礎物理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物理教研室成立于1958年建校初期,由著名物理學家施汝為、錢臨照教授先后擔任主任,吳有訓、嚴濟慈教授等我國物理學界老前輩也在該教研室執(zhí)教多年。文革后1978年重建,我校是最早恢復和建設近代物理實驗的幾所大學之一。1983年改名為基礎物理中心,不僅承擔全校的基礎物理課程和實驗教學任務,同時承擔培養(yǎng)研究生的任務,多年來為我校培養(yǎng)高素質的本科生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研究生和博士后等高級研究人才。
為了適應實驗教學的需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心于1998年10月成立,由原來的基礎物理中心(原附設在天文與應用物理系)、物理專業(yè)實驗教學實驗室(原分散附屬于物理系和近代物理系的各個教研室)的基礎上組建和整合而成。物理實驗教學中心的中心任務是負責全校本科生的基礎物理實驗教學和物理類專業(yè)實驗教學。
物理實驗課程是一門涉及領域廣闊、時代性、社會性十分強的課程,它時刻面對著時代的挑戰(zhàn)。我校自1994年以來,率先于全國各高校對大學物理實驗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作了全面改革。從1995年我們開始啟動了新的實驗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大學物理實驗”在教育改革思路和實踐上的重大突破,大面積提高了我校實驗教學水平和質量。由于“大學物理實驗課”的改革思路獲得國內高校的廣泛共識,起到了示范輻射作用。
1998年我校“大學物理實驗課”被評為教育部首批創(chuàng)名牌課程,與新體系配套的“大學物理實驗”教材作為教育部面向21世紀第一套大學物理實驗教材和國家“九五”立項教材于200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且得到世界銀行貸款高等教育項目、“985”工程、“211”工程經費的強力度支持。多年來,我校實驗教學融合了上述各項教學研究和教學成果,不斷取得新成績。2001年“大學物理實驗課”被評為教育部首批創(chuàng)優(yōu)秀名牌課程,“大學物理實驗的改革與實踐”2001年獲得安徽省教學成果特等獎、2002年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3年“大學物理實驗”被評為教育部首批國家級精品課程;2004年“物理基礎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基地建設”獲得安徽省優(yōu)秀教學成果特等獎。
添加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分數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報錄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姐微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真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專業(yè)目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保研、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公眾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