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科技大學考研專業(yè)介紹:環(huán)境學

發(fā)布時間:2020-05-2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陜西科技大學考研專業(yè)介紹:環(huán)境學

陜西科技大學考研專業(yè)介紹:環(huán)境學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陜西科技大學考研專業(yè)介紹:環(huán)境學 正文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一、本學科發(fā)展簡介

  2000年:環(huán)境工程本科專業(yè);

  2002年:環(huán)境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5年:環(huán)境科學碩士學位授予權;

  2005年: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

  培養(yǎng)具有化工行業(yè)污染全程防治的專門人才,滿足行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形成了完整配套的優(yōu)勢學科體系。

  二、本學科導師隊伍

  本學科擁有一支高學歷、年輕化的教學和研究隊伍,共有專業(yè)教師20人,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7名,講師5名。具有博士學位的14名,在讀博士2名,?,F有碩士生導師15人。聘請了4名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任兼職教授。

  馬宏瑞教授,博士,環(huán)境科學學術帶頭人,國家清潔生產審核專家,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輕化工污染控制與環(huán)境安全性

  丁紹蘭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家清潔生產審核專家。研究方向:環(huán)境監(jiān)測、清潔生產、污染防治

  孫根行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難降解有機物強化處理技術、水處理劑開發(fā)。

  李志建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陜西省生態(tài)與環(huán)境學會理事研究方向:輕工環(huán)保與水污染治理新技術

  張安龍教授,造紙環(huán)保研究所所長,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工業(yè)廢水生物處理技術。

  趙串串副教授,碩士生碩導,研究方向:(1)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評價;(2)流域水環(huán)境模擬與預測;(3)農林類和輕工類環(huán)境影響評價。

  花莉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1.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2.有機污染控制與場地修復

  王家宏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基于環(huán)境功能材料的水污染控制技術;輕化工廢水污染防治技術

  郭昌梓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廢水生物處理技術;輕化工行業(yè)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

  范春輝博士(后),講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1、污染環(huán)境生態(tài)修復技術;2、界面環(huán)境生態(tài)學

  呂向菲博士(后),講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新型卟啉光敏劑的合成;光催化處理有機廢水;熒光探針法識別環(huán)境中痕量重金屬離子(與意大利Salento大學合作),太陽能光敏材料研究(與教育部合成與天然功能高分子重點實驗室合作)。

  三、本學科特色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是我校碩士培養(yǎng)一級學科,可單獨招生和授予學位;其下設兩個二級學科:環(huán)境科學、環(huán)境工程;集合皮革化學與工程、制漿造紙工程、應用化學等博士點及食品科學碩士點中的環(huán)境治理與保護研究方向的優(yōu)勢,經過多年的發(fā)展,本學科點已形成了學術梯隊合理,師資力量強的研究隊伍和穩(wěn)定的研究方向,在綠色化工與水處理助劑、化工清潔生產與資源化、化工水污染控制與利用、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環(huán)境生態(tài)學、食品的污染安全監(jiān)測新技術和環(huán)境微生物學等研究方向上,具有鮮明的輕工環(huán)保特色,處于國內學科的領先水平。近幾年來結合陜西當地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又在石油開采、染整廢水的處理技術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四、本學科優(yōu)勢

  本學科的優(yōu)勢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綠色化工與水處理助劑:造紙綠色助劑,如無溶劑法制備出雙烯酮中性施膠劑,高固含量無甲醛聚酰胺抗水劑、水性蠟、水性消泡劑等一系列造紙化學品;制革低污染化學品,如無鉻或少鉻鞣劑、DM磷脂加脂劑等;新型水處理劑如印染廢水專用DC型混凝劑;新型生物吸附劑如生物沸石、生物花生殼、核桃殼等,對重金屬具有較高去除率的稻殼吸附劑;環(huán)境功能材料如胺基官能化磁性納米吸附劑、胺基官能化磁性中孔硅、磁性殼聚糖等。

  2、化工水污染控制與利用:氧化溝和射流曝氣方法處理制革污水技術、廢鉻液封閉循環(huán)使用技術、脫毛廢液循環(huán)使用技術、少污染皮革真空濕加工新技術、制革清潔生產與末端生物處理的協同技術等。針對富含高聚物、高鹽量油田采油廢水和油泥處理成本高、效率低的難題,根據反應吸附原理,圍繞水性分散絮凝劑,高效混凝反應器、NAFC氣浮分離、深層過濾技術集成,開發(fā)了油田作業(yè)廢水新型高效處理技術。針對高濃度、高毒性、高鹽量合成染料廢水探索以“O3/AC-UV/TiO2-Fenton”協同氧化技術及裝備、CWAO催化劑與染料分子配伍關系及連續(xù)WAO反應器,并實現反應器的工業(yè)化。DC型混凝劑與印染廢水處理技術。紅麻稈堿性過氧化氫化機漿廢水處理技術,首次將“射流曝氣”的先進技術應用于造紙廢水處理工程中,大大提高氧轉移率。

  3、化工清潔生產與資源化:制革清潔工藝技術包括酶脫毛技術,獲得了全國科學大會獎。白濕皮制革技術;原皮真空保藏、氧化脫毛、保毛脫毛、無氨脫灰、無鹽浸酸、高吸收鉻鞣、無鉻鞣制和真空濕加工、六價鉻阻斷劑。造紙清潔工藝:以非木材和速生材為主要原料,以低污染制漿和漂白技術研究為重點,以新型特種紙、加工紙、功能紙為特色,研究制漿造紙新技術及其相關機理,為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實際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指導,研究了化學制漿和APMP制漿漂白工藝技術。完成國家七五攻關項目“麥草堿法制漿機理與工藝的研究”等5項,國家八五攻關項目“紅麻全桿制漿漂白工藝及設備的研究”等3項,原輕工業(yè)部重點科技項目“新型高檔育果袋紙的研制”等10多項。目前承擔的項目有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麥草乙醇法制漿脫木素局部化學的研究”、國家自然基金“非木材纖維無害化乙醇法制漿機理及工藝的研究”等。

  資源化研究包括從皮革廢棄物中獲得明膠并改性用作皮革涂飾劑、皮革復鞣填充劑等;回收皮革廢棄物中的蛋白質和鉻鹽;不含鉻的的膠原廢棄物制造工業(yè)明膠、回收油脂、生產飼料等;利用鉻鞣廢革屑制備海洋凝油劑;制造甲醛捕獲劑以及廢水處理吸附劑等。制革廢棄油脂代用燃料技術和秸稈無污染分解高值化利用技術等。污泥資源化應用技術等。

  4、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環(huán)境生態(tài)學:制革污泥及土壤中金屬鉻的環(huán)境行為的監(jiān)測技術、皮革及其制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監(jiān)測技術,成功研究開發(fā)了六價鉻快速測定裝置。遙感圖像和森林資源信息分析、區(qū)域林業(yè)工程實施現狀調查、區(qū)域林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現狀監(jiān)測、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模型建立、模型系統的模擬及控制和區(qū)域林業(yè)生態(tài)效益評價。連續(xù)幾年承擔青海省重點公益林典型監(jiān)測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評價項目。進行了江蘇省典型水-土污染區(qū)重金屬污染機理及其修復試驗研究、渭河沉積物重金屬遷移特征研究等。

  以免疫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ELISA技術、PCR技術、現代儀器分析技術和食品科學與工程知識相結合為基礎,研究開發(fā)食品微生物、農藥殘留、抗生素、生物毒素等的快速檢測方法與應用技術。

  目前涉及的科研領域主要包括:綠色化工與水處理助劑、化工清潔生產與資源化、化工水污染控制與利用、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環(huán)境生態(tài)學、食品的污染安全監(jiān)測新技術和環(huán)境微生物學、石油開采、染整廢水的處理技術、土壤及地下水有機污染生物修復機制等研究。

  部分成果和已完成的研究項目
項目(成果)名稱 項目來源或成果獎勵 承擔人
制革污泥綜合利用研究(US/ CPR 97/022) 聯合國工發(fā)組織,驗收 章川波
關中牛皮少污染、無污染脫毛工藝的研究 輕工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 丁紹蘭
制革污泥無害化及資源化研究(2004C11004) 浙江省科技廳結題 馬宏瑞
速生楊化機漿(BAPMP)廢水處理研究(02JS42) 陜西省“十五”重點項目 李志建
反應柵原位修復地下水機理研究(2002B16) 陜西省自然基金項目 馬宏瑞
制革廢水處理副產物的綜合利用(NCSTE-2001) 國家科技部 俞從正
納米 TiO2光催化降解制革污水中有機物的研究 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 孫根行
制革工業(yè)清潔生產與污染控制技術(著作)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 馬宏瑞
中段廢水對微生物的抑制性及提高可生化性研究 陜西省自然基金項目 張安龍
制革清潔生產及綜合治理技術改造 國家發(fā)改委 丁紹蘭
新型厭氧顆粒膨脹污泥床反應器研究 陜西省教育廳結題 馬宏瑞
內循環(huán)厭氧生物反應器處理造紙綜合廢水的研究 陜西省教育廳 張安龍
有機污染地下水的微生態(tài)學及原位修復研究 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 馬宏瑞
陜西省外專局引智項目:體積小、負荷高及兩點DO易控制技術的新型氧化溝工藝處理城市廢水的技術引進 陜西省外專局,結題 丁紹蘭
乳狀液膜法處理制革含鉻廢水的研究 教育廳,結題 丁紹蘭
制革清潔生產及廢水污染防治技術開發(fā) 國家發(fā)改委,結題 丁紹蘭
制革保毛脫毛工藝的研究 聯合國工發(fā)委,驗收 丁紹蘭
  近三年完成及承擔的科研項目
序號 項目、課題名稱
(下達編號)
項  目
來  源
項 目
起訖時間
經費
(萬元)
負責人(姓名、專業(yè)技術職務)
1 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技術研究與集成示范沙潁河下游重污染行業(yè)污染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制革污染治理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2008ZX07010-005 國家水專項辦公室 2008-2011 90 馬宏瑞教授
2 中國工業(yè)污染源產排污系數核算技術-化工工藝參數與產污系數核算技術 國家科技部 2007-2009 104 馬宏瑞教授
3 生物質炭輸入對旱作土壤碳截獲及有機碳礦化過程的作用效應研究(4100304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10-2012 20 花莉博士
4 芬頓氧化處理染料廢水治理系統的研究(H20090027) 溫州市科技局 2009-2011 20 丁紹蘭教授
5 鋼鐵鹽酸酸洗廢液制備高效無機高分子混凝劑聚合氯化鐵及產業(yè)化(H20080020) 溫州市科技局 2007-2008 10 孫根行教授
6 秦川牛皮制革清潔生產新技術的系統(2009K10-03) 陜西省科技廳工業(yè)攻關 2009-2011 15 丁紹蘭教授
7 HRP酶催化淀粉/酚類/乙烯基單體接枝共聚物綠色鞣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2087609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9-2011 33 呂生華教授
8 染料廢水高效混凝復合催化氧化工程技術研究及應用(2009C01032-4) 浙江省科技廳 2010-2011 100 馬宏瑞教授
9 2007-2008年度青海省重點公益林典型監(jiān)測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 青海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院 2007-2008 21 趙串串副教授
10 青海省重點公益林2009年度生態(tài)效益監(jiān)測與評價 青海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院 2009-2010 15 趙串串副教授
11 鋼鐵鹽酸酸洗廢液資源化與印染廢水處理產業(yè)化 咸陽市科技局 2008-2010 5 孫根行教授
12 磁性納米吸附劑對腐殖酸、重金屬復合污染的共吸附機理研究(21107065) 國家自然基金委 2012~2014 24 王家宏副教授
13 厭氧人工濕地技術處理小城鎮(zhèn)生活污水(2013K13-01-07) 陜西省科技廳 2013~2014 6 王家宏副教授
14 鑭系金屬改性凹凸棒土吸附劑的合成及其除氟機理研究(2012JQ2003) 陜西省科技廳 2012~2014 4 王家宏副教授
15 胺基官能化凹凸棒土吸附劑對飲用水源水中腐殖質的高效凈化機制(11JK0769) 陜西省教育廳 2011~2013 2 王家宏副教授
16 磁性納米吸附劑對腐殖酸、重金屬復合污染的共吸附機理研究(21107065) 國家自然基金委 2012~2014 24 王家宏副教授
  近三年發(fā)表的代表性論文
序號 論文名稱    發(fā)表刊物
名稱
發(fā)表
時間
檢索號
1 Dye Wastewater Treatment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with Fenton Reagent Ding Shaolan JSLTC 2009.06 SCI:460JD
2 Reduction of nitrogen loss and Mobility of Cu and Zn during sludge composting with bamboo charcoal amendment Hua Li Environment Science Pollution Research 2009.01 SCI:392OV
3 氯化鋁鐵共聚物的合成及在中段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孫根行 中國造紙 2008.10 EI:084711712013
4 Biomass and Cu and Zn uptake of Two Turfgrass Species Grown in Sludge Compost-Soil Mixtures. Hua Li Water Air Soil Pollut 2008.03 SCI:330RT
5 Effect of composting on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removal in sewage sludge. Hua Li Water Air Soil Pollut 2008.10 SCI:252WD
6 Heavy Metals and PAHs in Sewage Sludge from Twelv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China Hua Li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8.04 SCI:336IB
7 Removal of Cr(VI) by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technology Ding Shaolan JSLTC 2007.02 SCI:160QB
8 Determination of Cr(VI) in leather by the emulsion liquid membrane method Ding Shaolan JSLTC 2007.05 SCI:259ZW
9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Chestnut Tannin Extract on Nano-TiO2 Thin Film Sun Genxing Progres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ISTP:
10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yanate Ester Modified By Epoxy Resin and Phonolic Lv shenghua JAPS 2007.05 SCI:129YD
11 Removal of humic acid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magnetically separable polyaniline: Adsorp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Wang Jiahong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4.6  
12 Adsorptive removal of humic acid from aqueous solution on polyaniline/attapulgite composite Wang Jiahong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11.9 828ME
13 Behaviors and mechanisms of tannic acid adsorption on an amino-functionalized magnetic nanoadsorbent Wang Jiahong Desalination 2011.6 768XT
14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ehavior of tannic acid in aqueous solution on polyaniline adsorbent Wang Jiahong Chinese J. Chem. Eng 2013.6 192UF
15 Efficient removal of humic acid in aqueous solution using polyaniline adsorbent Wang Jiahong Desalin. Water Treat. 2012.1 925WA
16 Adsorp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humic acid on aminated magnetic nanoadsorbent Wang Jiahong 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5.6  
  近三年獲得的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教學成果獎以及專利
序號 項目名稱 完成人員 獲獎
時間
獲獎類別名稱和等級 獲獎證書編號
或批文號
1 關中牛皮少污染、無污染脫毛工藝的研究 丁紹蘭 2007.03 中國輕工聯合會,二等獎 2006-2-2-6-1
2 Study on the Experiment of Separating Cr (VI) by Mixed Carrier Emulsion Membrane 丁紹蘭 2008.09 陜西省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 2008103013
3 一種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凝反應器 馬宏瑞 2009.01 ZL 200910098079.5
4 用于污水處理的混凝器的混合反應管 馬宏瑞 2009.01 ZL 200920118773.4
5 一種預防皮革中六價鉻的助劑及其制備方法 俞從正 2007.08 CN 1333084C
6 鋯改性的凹凸棒粘土吸附劑制備方法及采用該吸附劑去除水中氟的方法 王家宏 2013.4 ZL201110266420.0
7 利用磁性聚苯胺吸附劑去除水中腐植酸類污染物的方法 王家宏 2013.8 ZL201210181359.4
8 一種利用表面活性劑改性的凹凸棒土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方法 王家宏 2012.11 ZL201110193973.8
9 胺基化磁性納米復合微粒去除水中單寧酸類污染物的方法 王家宏 2012.8 ZL201010512073.0
10 一種利用聚苯胺凈化水中腐殖酸類污染物的方法 王家宏 2012.5 ZL201010266184.8
11 胺基修飾Fe3O4@SiO2復合微粒處理水體中重金屬離子的方法 王家宏 2011.2 ZL200810154961.2
12 一種磁性殼聚糖微粒去除水中腐殖酸類污染物的方法 王家宏 2011.11 ZL201010157264
  四、實驗室

  本學科現有的實驗室面積1200m2,分屬于水污染控制實驗室、環(huán)境監(jiān)測實驗室、大氣污染控制與固提廢棄物處理處置實驗室、環(huán)境微生物實驗室、分析檢測中心以及專項研究室。實驗儀器設備包括AAS、HPLC、GC—MS、FTIR、TOC分析儀、10000倍臺式電子顯微鏡、激光粒度分析儀等大型儀器,UASB、SBR、氧化溝、MBR、UF/NF/RO膜處理的集成化污水處理中試設備、COD、BOD、紅外測油儀、厭氧培養(yǎng)箱等常規(guī)儀器和設備,固定資產總值520多萬元。

  資源與環(huán)境化工

  資源與環(huán)境化工(0817Z2)依托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和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于2012獲批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權點?,F有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8人。主要研究方向為輕化工污染治理化學理論與化工技術、再生資源化學過程與轉化技術與化工產品再利用管理與環(huán)境風險評價。

  近幾年本學科先后完成了科技部、國家自然基金委、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縱向項目及企業(yè)委托的橫向項目10余項。在核心期刊上發(fā)表論文50余篇,被SCI、EI、ISTP收錄近20篇,獲專利授權8項。
陜西科技大學

添加陜西科技大學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陜西科技大學考研分數線、陜西科技大學報錄比、陜西科技大學考研群、陜西科技大學學姐微信、陜西科技大學考研真題、陜西科技大學專業(yè)目錄、陜西科技大學排名、陜西科技大學保研、陜西科技大學公眾號、陜西科技大學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陜西科技大學考研信息或資源。

陜西科技大學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m.zgxindalu.cn/sxkjdx/zypm_301099.html

推薦閱讀